我爱旅游,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走走博物馆。
博物馆有很多类型:综合的、历史的、自然的、艺术的、科技的,它们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自成体系又包罗万象。
我走过上百个博物馆,买过几本博物馆通识书,故宫、国博、敦煌、兵马俑、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这些顶级的博物馆,都值得专门买书籍去了解,了解一种文明,一段历史。
最近全家计划去武汉旅游,时间很充裕,湖北省博物馆又是中国国家级八大博物馆之一,我买了《湖北省博物馆》这本书,让我提前了解这些历史,也让我给孩子更好的启蒙。
毕竟千山万水而来,不想走马观花的相见,很多藏品都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了解历史亲历历史,先从博物馆走起。
一、文物通识读本近些年,打卡博物馆成了时尚,博物馆经常一票难求。
我每次预约博物馆都要等着放票时间,拼手速抢票,抢到票后,欢天喜地的带娃去看最有名的镇馆之宝。
很多博物馆没有介绍读本,只能从网络的只言片语去了解馆藏古物,去博物馆的效果大打折扣。
《湖北省博物馆》是一本充满文学色彩的通俗读物,以考古材料为根本,又把专业表述做了通俗易懂的翻译。
这本书里,每一件文物,都用一句诗进行描述,高度概括这件文物的基本特征。有实拍的文物图片,也有生动的配图和彩绘。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湖北的历史,把展厅里的匆匆浏览的记忆带回家。
二、历史的回响湖北博物馆24万余馆藏,可以让我们了解遥远的历史文明。
比如曾侯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某诸侯国国君,曾侯乙墓的墓葬品呈现了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礼乐文明。
比如梁庄王墓出土的文物,再现了梁庄王及王妃的贵族生活。
比如楚国八百多年的丰富藏品,再现春秋战国的兵器、农商矿冶、饮食习俗、房屋家舍、衣裳冠履、车马出行、竹帛丹青、楚人信仰、织文绣画…看着藏品,楚人的衣食住行也在眼前丰富起来。
一件藏品,一段历史,古代文明铸就了今日文明,瞻仰、铭记与传承。
三、镇馆之宝每个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是每个人的慕名而来。
诺大的博物馆,不是每个藏品都能亲见,但亲见镇馆之宝后,方不虚此行。
1、千古钟鸣奏绝响——曾侯乙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
编钟由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编钟多在宫廷中演奏,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活动,都要演奏编钟。
曾侯乙编钟由制式不同的多套编钟组成,共65件,三层八组,每件钟均具备“一钟双音”的声学特征,全套编钟音域跨五个八度,十二律齐备。
这套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一剑千年贯长虹——越王勾践剑年,考古工作者在望山1号墓中,发现一柄剑。
剑身有8字“鸟虫书”铭文,经过多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对铭文的释读,确定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青铜剑天下驰名。文献记载吴越所处的所出的铸剑师及利剑,闻名海内,考古发现吴越剑流行于各诸侯国。
越王勾践剑的青铜冶铸加工工艺,主要体现在剑体的铸造、磨削,铭文的制作,剑首同心圆,剑格的绿松石与玻璃加工和镶嵌等方面。
这柄剑纹饰华美,锋利无比,千年不锈,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发达的科技和艺术水平。
这件馆藏也可以让我们重温春秋时期的历史: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湖北省博物馆(让文物说话将博物馆带回家)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59购买通过一本书,了解一个城市,窥见一种文明,重温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