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www.yunweituan.com/m/
首图
小满呐小满
时下,大力挖掘博物馆馆藏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成为业界共识。
博物馆里的珍贵重器,正打破“严肃死板”的固有印象,以更加鲜活可爱的面孔,依托着一件件趣味雅致的文创产品,走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从“朕知道了”纸胶带到故宫彩妆,从四大才子泡澡系列茶包到考古盲盒,博物馆文创产品在社交媒体掀起阵阵风潮。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其中蕴含着何种文化底蕴和奇思妙想?让我们一道去探寻一番。
图
故宫荷包口红、“朕知道了”纸胶、河南博物院出品之“失传的宝物”盲盒
打工人的日常,除了堆积如山的事项外,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小零食。精致且美味的吃食无疑是工作时最好的调节剂,许多文创产品都着力在食物上做文章。
凭借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频繁出圈的河南博物院,也推出了一款玉佩造型的棒棒糖,若非带着跟棒子,想必许多人会信以为真。
棒棒糖晶莹剔透,色彩逼真,纹路清晰可见,每一处细节都来自手工制作。作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它当然不单单只是长得好看,其原型更是大有来历。
图
河南博物院玉佩棒棒糖
年,河南光山县曾出土一对春秋早期的青玉人首蛇身饰。这对玉饰呈扁平椭圆状,一件以阴线饰发、眼、鼻、口和蛇身,另一件以阳纹饰,推测为伏羲鳞身及女娲蛇躯,棒棒糖便是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
不仅是官方图看上去逼真,买家秀里亦是赞不绝口,以至于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敢吃”。河南博物院官博也借势出来调侃了一句:去掉棒棒,谁还不是“文物”了。
图1
河南博物院青玉人首蛇身饰
此外,之前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也引发过一阵热潮,把包含了其六大镇院之宝及80多款文物的微缩仿制模型埋入土中,并配备了逼真感十足的白手套和洛阳铲,让人沉浸式体验考古出土的乐趣。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河南博物院表示:咱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将文化宣传出去是才根本。
图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
看看网友们的在线晒图,都挖到了什么宝贝~
▽兔首印章
▽北魏半面佛
▽唐三彩小马
与以往的传统文创产品中常见的纯观赏性静态摆件不同,时下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都有着很强的互动性与更丰富的功能性,能吃能穿、能化妆还能玩游戏。
例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部文物主题互动解谜书《博乐·元宵行乐》,以其著名馆藏《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为主题,由多方专家根据真实史料编撰而成。
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主题互动解谜书《博乐·元宵行乐》
这部解谜书打破了传统纸质书籍单一且枯燥的阅读模式,把文物与历史同当下流行的密室逃脱、解谜游戏等形式融为一体。
玩家们可通过APP与实体书籍、复刻道具的交互,走进一段不为人知的明朝秘史,在解谜的过程中获得主角般身临其境的体验。
依托万余件馆藏文物资源,国博目前已开发余款文创产品。以馆藏战国时期的“夔龙玉佩”为原型,设计推出国家博物馆首款潮玩IP“夔九”;将馆藏“星空图”设计进年轻时尚的运动防晒衣……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依旧创意十足、诚意满满。
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夔龙玉佩”为原型与天官夔九节气盲盒
北有故宫,南有苏博,在文创盛行时代,博物馆们一个比一个会玩。前几年,藏有大量唐伯虎真迹书画的苏博馆,以“唐寅泡”茶包系列出圈,用茶包还原唐伯虎真实的人生境遇。如今,又以一套《贝聿铭的建筑密码》斩获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