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藏董其昌书《李颀诗》卷

国博藏董其昌书《李颀诗》卷

《李颀诗》卷局部

盛唐诗人李颀(?-或)在明代的文学复古运动中被不断推崇,数量可观的诗集选本在刊印、流行,及至中晚明,“后七子”言“诗必盛唐”,李颀获得了高度肯定,这是董其昌(-)成长的文化背景,尽管他整体的文学主张与“后七子”并不相同,而更接近于唐宋派。

《李颀诗》卷局部

天启四年(﹝1﹞)十一月三十日,董其昌在北京的“苑西邸舍”录写了李诗二首:

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但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方且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情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李颀诗》卷局部

题卢道士房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唯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上章人世隔,看奕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李颀诗》卷局部

若以傅申关于董其昌书法的分期来看,《李颀诗》卷写于67-82岁间,是董书的老年时期,“欲力去秀媚,归于平淡”。以朱惠良所作的风格演变分期观之,本卷墨色淡,时有枯笔,行气疏朗,中锋侧锋兼用,线条粗细变化,笔画转折起伏,笔法自然含蓄,寓变化于简淡,笔力内蕴,结了于怀素外参杨凝式与米芾。符合70岁后的风格,且是这一期之开端。

《李颀诗》卷局部

长按书法屋书法爱好者的第一聚集地长按摄影技巧让你一秒变大师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jbjj/1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