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如果你心慕前贤,那你可以来这里瞻仰诸葛亮、苏轼、王阳明等人的形貌;
如果你对古代服饰感兴趣,那你可以来这里看到多种相关的图像资料,包括朝服、常服、僧服等;
如果你想研究明清肖像画技法,那你可以来这里品读多种流派的作品,如“波臣派”“白描派”“西学派”等。
肖像画因其侧重人物面貌的描写,故古人又称之为写真画、传神、写照、传写等。它是中国画各个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关于它的起源及其发展,有论者将其归纳为滥觞时期(上古至西汉)、成熟时期(六朝至唐宋)和独立时期(元明清)等三个时期,应该是对肖像画发展的一种相对科学的认知。本展览所呈现的对象,便是处于“独立时期”的明清时期。
本次展览共展出五十余件(套)明清肖像画和辅助展品,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
部分展品
时代
作者
名称
明
佚名
赵匡胤画像轴
明
佚名
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明
佚名
王阳明画像轴
明
佚名
五同会图
明
曾鲸、陈范
菁林子像
明
佚名
诸葛亮立像轴
明
佚名
张三丰画像轴
明
佚名
宫城图
明
佚名
王琼恩荣次第图
清
佚名
玄烨像
清
禹之鼎
鸥边洗盏图卷
清
黄增
退食寻乐图卷
清
陈凤鸣
砥泉像卷
清
费丹旭
听泉图
清
黄梓
郑成功画像轴
清
曹彦
黄道周待漏图
清
濮森
苏轼像轴
清
佚名
李清照画像
清
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
清
杨鹏秋
《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
清
叶衍兰
历代文苑像传
……
展厅一瞥
展品解读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清俞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历代帝王肖像中,明太祖朱元璋肖像画是存世量较为丰富的,其相貌的反差也是最大的。在清人胡敬(—)的《南薰殿图像考》中,记载的朱元璋画像就有十二帧之多。在存世的朱元璋画像中,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十数件,而民间所收藏者,也不在少数。
此图为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俞明(—),字涤凡,一作涤烦,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擅画花卉、人物,尤其长于画肖像。在此图右下侧,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此图的原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较为标准的画像,是其壮年形象。
五同会图■明佚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五同会图》描绘的是发生在明弘治十六年的一场在京同乡聚会,所绘五人皆是来自吴门(今苏州)的在朝高官,按画卷上从右往左的顺序分别是礼部尚书吴宽、礼部侍郎常熟郎李杰、南京副都御史长洲陈璚、吏部侍郎王鏊和太仆寺卿吴江吴洪,其余还绘有仆人、侍从五人煮茶烹茗、携琴奏,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园中有亭台、坐榻、石案清供,陈设器物讲究,间太湖石、松竹、鹤、鹿点缀其间。
此五人为同乡,又同朝为官、志趣相投,如卷后吴宽《五同会序》中所言,五同会乃同时、同乡、同朝、同志、同道也,又人数为五人,所以称为“五同会”。
卷后有署名吴宽、王鏊、吴洪的题跋,再后有吴洪第十世孙吴至慎、长洲后学沈德潜、觉罗雅尔哈善、会稽后学傅臣露、钝斋吴郁生题,裱边外又有钝斋吴郁生、长洲后学章钰题。
此种文人雅集图图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香山九老图》、宋《睢阳五老图》《洛社耆英图》等,到了明代又有《杏园雅集图》等。
菁林子像■明曾鲸画像、陈范补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卷作于“丁卯夏”即明天启七年(),引首题“松巢菊径”落款“米万钟为菁林兄写”,并钤印“米万钟字仲诏”“家在西山北海间”。米万钟(-),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等,原籍陕西安化(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后迁顺天(今北京)。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擅长行草,亦善山水,花竹,书法师法米芾,用笔浑厚有力,有“行草得南宫家法”之誉,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草书诗》轴(故宫博物院藏)、行草《刘景梦八十寿诗》等。
画后有跋尾九则,皆为明人所题,分别为姚履素、游士任、商周祚、吴孟明、魏浣初、顾应晹、程国祥、谢杞、徐扬先所题,与画主人有交游,皆颂菁林性恬行淡,寄情山水的情怀以及孝友脱俗的高尚情操。
另卷上有多方鉴藏印,如“柯廷所藏”“古香”“文柏私印”“季青鉴定”等皆为清代诗人、画家、藏书家汪文柏之印,其字季青,号柯庭,安徽休宁人,康熙年间官至兵马司指挥。其工诗、画,擅墨兰,精鉴赏,著有《柯亭余习》《古香楼吟稿》等。家有藏书楼“古香楼”“樆藻堂”“拥书楼”,藏古书、法帖、名画。再有“永安沈氏藏书画印”其印主人当为清末福建望族,富书画收藏,曾藏曾鲸《葛一龙像》(故宫博物院藏)及文嘉《江南春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听泉图■清费丹旭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费丹旭(—),字子苕,号晓楼,又号环溪生,浙江乌程人。擅诗词书画,尤长于人物画,著有《依旧草堂遗稿》。他曾为多人绘制肖像画,有《东轩吟社画像》行世,此图将肖像画与山水融为一体,反映其重视人物形象的环境烘托,属典型的“行乐图”范式,代表其肖像画风格。作者题识曰:“听泉图,壬寅嘉平初吉,子乔大人命画,西吴费丹旭”,钤白文方印“费丹旭印”和朱文方印“子苕”。“壬寅”即清道光二十二年(年),费丹旭时年四十一岁。
穆斋沧溟槎使图像卷■清佚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中描绘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年)全魁出使琉球的场景,大堂之中端坐于黑色交椅之上的官员应为使臣全魁。其左右有两名下属恭立,身后有侍从数人,手持芭蕉扇、烟竿、书本等物。堂前跪有四人,头戴黄色八卷冠,腰系红色束带,应为琉球国中高级官员。堂外亦立有琉球国士民数人,身着宽博长袍,神态各异。
全魁(?-),尼吉哩氏,字斗南,号穆斋,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六年(年)辛未科进士,补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二十一年(年)奉命为册封正使,与副使周煌一起出使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