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国民政府实行的第一次币制变革是“废两改元”,在统一币制、货币单一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国民政府实行的又一次币制变革是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对币制统一,摆脱银价涨落影响,稳定金融,恢复与发展经济,也有积极意义;国民政府在大陆实行的最后一次币制变革是发行金圆券,导致货币贬值,滥发钞票,整个国民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
金圆券国民党军事政治走向土崩瓦解的同时,国统区财政经济也陷入了总崩溃的绝境:法币与美钞的比价不断下降,购买力急剧下降,法币贬值到不抵自身的纸张和印刷费用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美货倾销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以及繁重的捐税,使民族工商业纷纷停产或倒闭,农村破产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蒋介石为了挽救财政经济的崩溃,在年8月19日,颁布了所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及四项挽救办法,其办法的要点是:1.发行总额为二十亿元的金元券作为本位币,限期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元券一元的比价收兑法币。2.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的黄金白银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不在限期内兑换或存储者,一律没收。3.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违者予以制裁。4.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格,应照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九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元出售,由当地主管官署严格监督执行;所有按生活指数发给薪资办法一律废止;禁止工厂罢工怠工。蒋介石同时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进行武力劫持,迫使他们按“限价”抛售物资,支持金元券。
金圆券的实质是以金元券取代已经失尽人心的法币,继续欺骗人民,并进一步大规模搜刮民间的金银外币。“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并没能挽救国民党的财政经济危机,金圆券无节制的发行加剧了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的总崩溃促进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灭亡。
法币改革和金圆券改革比较一、背景
法币改革发生于十年内战期间,白银大量外流,币制混乱,有识之士认识到币制改革的必要性;“废两改元”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适应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法比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年通过膨胀较为温和,英美国家支持的态度推动了法币改革的成功。
金圆券改革的背景是国民党统治全面崩溃前夕。年春秋之际,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进入一个新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经济达到崩溃边缘,财源枯竭,通货膨胀恶性畸形上涨。
二、内容
“法币改革”是年11月3日晚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的。国民党人谈到“法币制度之精义”包括有四个内容,即:统一发行、集中准备、保存现银、复兴产业。
金圆券比较法币,面额大大提高;法币是与英镑、美元挂钩,是一种变相汇兑本位制,而金圆券则是“无限法偿”的本位币;“法币改革”时可无限制买卖外汇,金圆券既不能兑现又不能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虽宣布白银国有,不得买卖,但尚允许人民持有,金圆券改革则不准人民持有金、银、外币,甚至外汇资产也列为国家总动员物资之一,“应予登记”。
三、结果
法币改革结束了旧中国货币极端复杂繁多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币制,对国民经济和进出口贸易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有有利于支持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这种外汇本位制带有浓厚的殖民地性质,英美两国控制了中国货币金融。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最终形成和后来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
“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并没能挽救国民党的财政经济危机,金圆券无节制的发行加剧了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的总崩溃促进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灭亡。
戴友锋:《法币改革和金圆券改革的比较研究》,《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第3期。
王海蛟:《年金圆券的发行及其最终命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年第7期。
王应生:《金圆券改革失败原因探究》,《中国市场》年第4期。
想获得相关参考文献的宝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