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amp埃及行四永恒

千百年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永恒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行为最直接的体现在各个宗教对神的创造和膜拜中。古时代的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永生的渴望,无形中帮助他们发挥了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在集权的时代,从而能在世界各地,遗留下了数不清的灿烂的文学、绘画、工艺等艺术作品和辉煌宏伟、精美绝伦的建筑物,这些艺术品和建筑遗迹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最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

永恒的词义,在百度里的解释如下:

我们最初了解的永恒,来源于N年以前喊的口号“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永远正确、永远健康”等,最后,一阵悲痛和恐慌后,证明所谓的“永远”,哪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电视和杂志上常看到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那只不过是为地球上最常见的碳元素做的营销广告罢了。

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在好莱坞的电影里,爱情似乎是个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个年头,大家都好像比较现实,已经不太提这个东西,尤其是一大堆演艺界的大咖偶像轮番表演后;就算是比较纯真的80年代,也早已有歌曲唱到“你曾经对我说,要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亲爱的莫在说你我永远不分离”(罗大佑《恋曲》)

“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曾经所有的人类文明和种族都膜拜的太阳,也能永恒的给我们发光发热吗?据科学家预测,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它的热核反应,太阳的一生将度过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以及致密星阶段。其中主序星阶段是太阳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将持续亿年。目前太阳只度过一半时间,正处于中年时期,也就是说,太阳还有一半的时间好活,估计也就是50亿年吧。同样的,一向以来专门用来测试自己的脑洞大小和想象力丰富程度的宇宙,据科学家预测,也只是还剩下亿年寿命而已,这也已经比他们原来预测的要长了。

其实,以人类百年不到的生命,去谈论永恒,都不如中国西安城内的一棵树来得有资格(西安千年古树数量居中国第一)。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约前年—前年)早就向我们阐明了这个道理。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为: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不能和乡曲之士(孤陋寡闻的人)谈论“道”,因为他受见识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年-年)说得更直接:“世界就是你自己,这个真理适用与生活中的所有人。当你懂得这个道理后,你会意识到,你不认识什么太阳、地球,而永远只承认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因为太阳为眼睛所见,地球为双手所感知”,简单点说,这位仁兄想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看到它、摸到它;当你闭眼离去时,世界就不存在了。

一两百年的时间,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生命所能存在和感知的范围,与其漫无边际、捕风捉影地谈论永恒,那还真的不如电影《刘三姐》里,秀才和三姐对歌时所唱,谁跟你讲天讲地,我们要讲眼前......这样还来得实在。

公元年秋天,下午,卢克索,埃及

埃及的太阳似乎都是那么积极,总是毫不吝啬地挥洒着自己的激情,而我诧异的是,埃及人是否一生下来就从来没有见过天上的云朵;空气干燥,人在烈日下几乎有种被烤焦的感觉,而身上感觉不到出汗,其实是汗还未冒出皮肤就已经被蒸发掉了。

在卢克索神庙的一座很高很大的墙外,我们一行人正围着导游,听他讲解墙上刻画着的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作战的凹浮雕。这是一幅三千多年前刻下的浮雕,保存得非常完整,做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有这么一个画面,是描绘拉美西斯二世打仗得胜归来的:

拉美西斯二世左手提着敌将的头颅,右手牵着马拉战车的缰绳,左脚踏地,右脚踩在战车的后轮车辕上;战车的两匹战马八蹄交错腾空或落地,看起来战马正在跳跃奔跑引车前行,但拉美西斯二世却是一脚着地站着不动的,原来,战马不是前行,而是在原地欢快的跳舞......一种胜利后愉快、轻松、得意的景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用战马愉悦的动作形态,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真的服了古埃及的艺术工匠。导游在介绍这幅浮雕的时候,同行的队友,有些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听导游讲解,有些人忙着各种自拍合影,有些人干脆四处顾盼在找地方乘凉......几千年的时光,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没有任何概念、没有任何感觉的,也许5天的时间有感觉,那是上班干苟且的工作的时间;也许5个月的时间有感觉,那是这次行程报名后苦苦等待的时间;也许五年的时间有感觉,那是牵着儿子的小手送他走进小学大门的那一天,等待他考上初中的时间;哪么50年呢?年呢?

几千年前,一定也是这样的一个下午,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踌躇满志的拉美西斯二世正带领着他的随从们视察正在建设中的神殿,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代表着他法老王的尊严,他希望在这里能够记载下他的丰功伟绩,永远地为他歌功颂德,他的名字和形象,以及他的事迹能够流芳千古;他在高处放眼望去,看到的是粗大高耸的柱廊(共有根,要6个人才能合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直插天空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和彩绘......三千多年过去了,拉美西斯二世早已成了摆放在埃及博物馆供后人参观的木乃伊,而神殿里的石柱依然无一倾倒,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的浮雕和彩绘,即使是日晒雨淋、风吹水浸,颜色依然五彩斑斓(不知如何做到的)。我们也许正怀着惊叹、崇敬的心情正沿着当时拉美西斯二世视察的路线行走穿越整个宫殿,此时谁能给我一个四维空间的“虫洞”,我真想瞬间穿越几千年,拍着正在观看自己的臣民建设着这些宏伟工程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肩膀说:兄弟,你做到了!

金字塔,是这次埃及陆地游参观的古埃及建筑中我最喜欢的。金字塔的形状只由侧面的四个三角形围成底部的正方形组成,整个建筑屹立在广阔的黄沙和蓝天之间,显得宏伟壮丽,巍峨峻拔;金字塔的造型,没有多余的棱棱角角,整个建筑以最常见、最简单的图形构成,无华丽、无繁琐,简洁到了极致,完全符合大道至简的道理,让其它建筑无以争锋;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老子:约生活于前年至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认为,如果有朝一日人类去拜访外星文明,在送递的名片上一定会印有代表地球文明的标志性logo,而金字塔的图案,一定会包含在这个logo中。

同样是文明古国,古埃及人给自己建碑立传的做法和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就不一样;其实,埃及的石山并不多,但是,古埃及人却善于用石头做原料,搭起了石像、神庙、宫殿、坟墓,以至流芳千古,这些建筑的风格,甚至后来深深影响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师,成为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鼻祖;反观我们的老祖先,拥有各种类型的大山名岳,却喜欢上了玩木头,用木头搭建出来的宫殿,确实称得上是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斗拱交错、精雕细刻、鎏金铜瓦、飞檐斗拱,真的太会玩了,但是,然并卵,一把火就被烧掉了,到头来什么也没剩下(远如阿房宫,近如圆明园)。

几千年前的宏伟的石头建筑矗立在你的面前,你发现无法用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语言来描述它、赞美它;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它、理解它,一定会像眼前的石头一样,深深的沉默。在这些建筑物面前,人类确实是显得太渺小了,然而,人类又显得如此伟大,因为这些建筑,就是人类设计和建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古埃及人创造出了如此杰出的绘画和建筑艺术,以至几千年后的我们,仍为之深深的感动和赞叹,我相信,再过几千年,将来的人类或其它文明站在这些古埃及文明遗迹前,依然会为之动容;而悲哀的是,你是否能告诉我,在我们的这个时代,有什么艺术品和建筑物是能经得起长久的风沙雪雨的考验后,依然闪耀光芒,值得几千年后我们的子孙在面对它们时,内心深处涌起对我们的敬仰和怀念的?

古埃及时代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和建筑物,给我上了生动、难忘的一课;时间的长河,肆无忌惮的冲涮着这些伟大的艺术品,非但不能损坏这些遗迹,相反,它却赋予了这些遗迹更加非凡的意义;它们就是永恒这个词最形象、最直白的诠释。

古埃及文明早已消失;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四大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古法老的后裔们,早已不复存在。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沉默的俯卧在千年黄沙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静静地看着日月变换、斗转星移,它是否会偶尔回忆起那些曾经属于它的辉煌的岁月呢?宏伟的建筑遗迹和精美的石雕像,告诉我们曾经在埃及这块土地上所发生过的灿烂文明,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古埃及法老们,如果在天有灵,看到今天的这一切,不知又会作何感想?即使再灿烂的文明,再强大的帝国,也逃脱不了毁灭的命运,这确实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今天和将来,如何能让我们人类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健康地延续和发展......直至永恒。

-------------------------------------------------------------------------

Ⅰ.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女王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时代唯一的女法老,号称埃及的武则天。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人当政十分艰难,她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甚至在自己的雕像上雕刻上胡子套。还在有些雕像上体现出男性生殖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己虽然是女人,但是又是同男性一样的女人。她双臂交叉拿着象征权力的权杖和钥匙,唯有面部的秀美看出女王依然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在她执政的22年里(公元前年--前年),为古埃及开创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Ⅱ.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

卢克索神庙,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公元前-年在位)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习近平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Ⅲ.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是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年在开罗北部的布拉克设计建筑的。这个博物馆年迁至开罗新馆。博物馆前面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草。馆内设有50多个陈列室。一层按埃及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二层是专题陈列室。有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宝室、绘画室、随葬品室、史前遗物室、图坦卡蒙室、纸草文书室等。图坦卡蒙室陈列有余件出土文物。其中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尤其是“黄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打造,镶满红宝石,额上还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这些光辉灿烂的金制品,是古代埃及财产的丰富和法老权力巨大的充分体现。二层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埃及博物馆存放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

下图为埃及的国宝文物。这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唯一出土的文物,法老胡夫的坐姿像。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高、最大的金字塔,但是,里面的法老胡夫的随葬品早就被盗墓贼盗窃一空,只找到唯一的文物,其大小也就像一个火材盒般。

Ⅳ.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年左右。在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让人们叹为观止。

但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人们已经知道,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就在万公里到万公里之间,从而使人们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公里定为一个天文度量单位(现代科学通过精确测量日地平均距离为,,公里,大约为15,万公里);如果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59米乘以十亿,其结果是59万公里正好落在万公里到万公里这个范围内。事实上,这个数字很难说是出于巧合,因为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难道说埃及人在远古时代就能够进行如此精确的天文与地理测量吗?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早在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的时候,法国人就对胡夫金字塔的顶点引出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那么尼罗河三角洲就被对等地分成两半。人们可以将那条假想中的线再继续向北延伸到北极,就会看到延长线只偏离北极的极点6.5公里,要是考虑到北极极点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这一实际情况,可以想象,很可能在当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时候,那条延长线正好与北极极点相重合。

除了这些有关天文地理的数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这就是圆周率,它的精确度远远超过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3.,与中国的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在3.26---3.27之间相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此外,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万吨,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所有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地表明这些数字的“巧合”其实并非是偶然的,这种数字与建筑之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金字塔现象,也许有可能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事实上,胡夫金字塔的奇异之处,早已超出了地球上人们的想象力。这样,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的大金字塔现象,对于地球人来说,也许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

Ⅴ.永续

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年前(公元前3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在上古时期极为辉煌,但自公元前几百年(中国的战国时期)以来,一次次成为悲剧。前年被波斯灭亡,前47年恺撒大帝攻占埃及,一把火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化为灰烬。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四百多年后,西奥都西斯一世又拆毁了大部分神庙,并赶散了所有还懂一点古埃及文字的祭司,使得本已式微的古埃及文明加速了衰亡。他们为了政权的稳固要禁异教,却毁灭了一个文明。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年,埃及开始受奥斯曼帝国统治,年-年受法国统治,年后英国势力侵入。埃及最终在年取得独立,年建立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国名就叫“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在埃及开罗,但凡埃及的孩子见到我们,都会热情主动的向我们打招呼,用中文喊:“你好”“中国”,抢着和我们合影,或让我们给他们拍照,还会摆各种不同的pose,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埃及的未来,就是中埃友谊的未来......









































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2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