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文明与荣誉”—家族、城市、国家》私人博物馆发展(中国)峰会在苏州桃花源胜利召开。峰会成立了“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联合平台”。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后第一次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峰会,也是中国首次非国有博物馆峰会。数位与会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对国内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联合平台
于苏州桃花源宣告成立
2月27日,《“文明与荣誉”—家族、城市、国家》私人博物馆发展(中国)峰会在苏州桃花源胜利召开。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后第一次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峰会,也是中国文明史上首次私人博物馆峰会。峰会成立了“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联合平台”。
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而本次峰会是全国首场响应打造国家文明“金色名片”文化战略的文博峰会。
原中国国家文物总局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原北京文物局副局长、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党委书记郝东晨,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春福,原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副馆长、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赵秀珍,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培训部主任张蓉华,国家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关双喜,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咨询决策指导委员会主任王维胜,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国宝工程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魏玉国,中国国际私人博物馆联盟秘书长孙思欣,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西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晋商博物馆馆长李凤云,北京皇家菜博物馆馆长行红智,中国三宝陶瓷博物馆馆长李智月,中国北方民族青铜艺术馆馆长石向东,观复博物馆艺术总监周淑红,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私立馆长李英杰,苏州老万年文化艺术馆馆长戚春兰,私立北京东旭民族艺术博物馆助理馆长张月娥,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馆长黄毅,何扬吴茜现代绘画博物馆馆长何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北京老爷车博物馆馆长雒文有等博物馆馆长、代表出席峰会,并联合成立“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联合平台”。同时,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MBA框架和中国首套《私人博物馆》纪录片也同期启动。
本次峰会,积极贯彻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鼓励民间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要求,探讨私人博物馆如何担纲中国文化复兴重责的良性模式,整合中国私人博物馆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自此,中国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峰会现场
私博峰会打造国家文明“金色名片”
上午9:30,随着重量嘉宾陆续到场,在一曲富有江南韵味的昆曲表演中,中国文明、中国私人博物馆事业、中国收藏界翘首期盼的这场盛会,拉开伟大的序幕。
与会嘉宾就过去、现在、未来中国私人博物馆业的发展使命,从保护政策、发展趋势、互动交流、国宝工程、宣传整合、运营经验等方面高屋建瓴地进行主题演讲及论坛对话。本次活动不仅仅是首次聚集了众多中国文博专家和私人博物馆馆长,更是一次学术级的巅峰交流盛会。
部分参会文博专家、私人博物馆馆长
及收藏家代表留影
数位与会嘉宾做了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发言摘要:
张柏:私人博物馆如何借助国家文物保护基金及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指出,中国民办博物馆之间应多建立几个交流平台,把大多数民办博物馆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取长补短,推动馆与馆之间互相学习,帮助、促进。目前,全国有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江苏也成立了民办博物馆协会,平台的建立能为民营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展览、文物保护提供有益的帮助,但民办博物馆的交流平台总体上并不多。
现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到了新时期,“十三五”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博物馆发展也要进入新常态。目前,民营博物馆发展迅速,国有博物馆超过四千个,注册的民营博物馆达九百多,未注册的也有一千多。民营博物馆应该思考如何为国家文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不能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要建设共同的发展平台。
“如何做好平台,真正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博物馆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张柏强调,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名正则言顺”,建立平台就是为了交流。如果名字的面窄了就不行,譬如“民办”就比“私人”的语义要广泛;
其次,民办博物馆要定好发展宗旨,无论民营还是国有博物馆,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博物馆不是文物商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组织。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离不开发展中的现实,博物馆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应该建立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很多博物馆是私人建立起来的,动用了父辈、祖辈的资产,从情感上说和真正的公益需求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民办博物馆发展要有目标,要有大的考虑。民办博物馆还有众多薄弱环节,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人才管理、学术研究、安保等问题。“怎么提高自己、规划自己,是重要的目标内容。我们要高瞻远瞩,放眼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把提升自己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另外,要制定落地的活动内容,用活动和项目实实在在支撑平台,只有在活动中有收获,才有实际意义,参与者才能感受到集体平台温暖。
张柏在发言结束时还强调,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一些同志献身平台,有牺牲精神。同时,一定要争取到国有博物馆的帮助,国有重点博物馆规模大、资金雄厚,依靠他们能获取捷径,迈上新台阶。
张柏总结说,民办博物馆生根于社会,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离开社会、离开老百姓,就没有根了。
陈丽华:中国博物馆的运营经验与未来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会长、研究员陈丽华女士,在题为《中国私人博物馆的运营经验与未来》的演讲中,对此次峰会举办的意义表示认可,“这个峰会非常好,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的博物馆,大家在一起切磋,互相交流学习,对促进博物馆发展非常有意义。”
陈丽华谈到:伴随着体制的变化,民间收藏体现出惊人的实力。民间的收藏者达到七千多万,庞大的民间收藏,是文化领域里亮丽的风景。二十年来,收藏爱好者把毕生积蓄、收藏用来建博物馆,在艰辛、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起诸多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公益事业,是非盈利组织,难以得到回报。虽然私人博物馆有政策上的支持,业务部门的指导,但还有很多欠缺之处,例如资金困境,中小型博物馆孤军奋战、藏品的获取渠道少、开馆之后门可罗雀等。无论中小型,还是大型的,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
“如何闯出私立博物馆的生存之路?”陈丽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民办博物馆对于传播民间文化、保护文物功不可没,相比于公立博物馆,最缺资金支持。所以,私立博物馆要发展自己的品牌,名声一定要叫得响,否则很难立足。投资博物馆,是长线投资,博物馆管理者可以通过企业经营,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相比于公立博物馆,其实更有灵活性。
另一方面,要重视内部管理结构,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例如有些博物馆建立了理事会体制,由专业人士负责具体事务,在管理体制上创新,建立良好的团队,拥有懂行的管理人员、专业的业务人员,才能使博物馆长治久安。
民间博物馆要发挥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大可不必追求大而全。从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转变发展中,形成了历史的、艺术性的、自然的,综合类的不同博物馆。各馆应该根据藏品优势做好收藏,展示出特色面。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生命!好的特色让人一目了然!民办博物馆不要和综合博物馆相比较,应该立足于鲜有藏品,突出自己的特色,确立自身的社会职能,奉献优良的、高雅的文化服务。
崔学谙:如果做好中国私人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的互动发展?
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先生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现在处在第三次高潮,这是空前的,但也有可能是绝后的,因为各地的投入都非常大,不可能再建第二个同类型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建设一浪高过一浪,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已经接近峰值,然而,软实力的打造远比硬件建设更重要。
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博物馆条例》,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法规。根据管理规定,各界要公平对待非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是一支生力军,其收藏和展览非常有特色,尤其在收藏近现代的民俗博物方面,居功至伟。如果我们不重视近现代文化艺术,不重视民俗,而把目光只瞄准在古代,就是文化上的短视行为。
崔学谙坦言,自己对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抱有十分崇敬的心情,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步履维艰。没有一分家国情怀,这是难以支撑的。就中国博物馆、尤其是民办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来说,突出表现在:管理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藏品管理制度、开放制度,缺乏运行规范;
博物馆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人员少。博物馆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文化机构,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展览和学术研究的质量不会高;展陈质量不高,这也是源于缺乏专业人才;
另外,藏品中赝品的比例高,假货是民办博物馆的硬伤;同时,筹集运行经费艰难,仅仅依靠一点门票难以支撑,即使有政策支撑,也只不过减少了一些房租费用;个别民办博物馆还存在着违法买卖出土文物等触犯文物保护法的行为。以上种种问题制约着民办博物馆的发展。
崔学谙强调,我们要对古代文物持有慎重的态度,存世的古代陶瓷、青铜器、书画数量都是有限的,随着这些年的征集和收藏已经越发减少,我们更应该白癜风有那些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