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路19期国博探月成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dashiji/
国家博物馆“探月工程成就展”音频

李老师提示:

本文包含国博“探月工程”成就展的重点图片和音频,请自行收听观展。月壤展览在国博一层中央大厅。展区正中的展台上,灯光把水晶体内的小球囊照得雪亮。克月壤就包裹在这个小球囊中,呈棕灰色。本文下方有对月壤球囊的测算推导过程,可以查看参考。“水晶尊”内部造型由下面的地球、中国地图、中间的月球等组成,通过填满的月壤,呈现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由于容器设计和现场灯光对观展的视觉效果考虑不足,形成大量反光影像,月壤的真实形态不易看清。“读书行路”在3月27日(六)加场,观看“嫦娥五号”月壤和“金玉满堂”展。请自行参观,李老师在现场辅助答疑。加场报名开启之后,很快满额,不再接受新的报名了。希望观展的家庭可以携带本期和上两期录音,预约到国博展厅自行观展。“月壤”部分展览讲解音频总时长30分钟。请在本页面收听了解,自行选择重点观看。

国博“金玉满堂”课程录音可点击:

→“金玉满堂”沈阳故宫文物特展(上)

→“金玉满堂”沈阳故宫文物特展(下)

*本周日(3月28日)春游赏花摄影活动可点击:*花海列车摄影

“月壤”展览详情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CCD相机

嫦娥一号模型、月球仪

嫦娥五号的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模型:

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伞原件

火星车模型:

正在征名呢!你觉得叫什么好?

嫦娥四号、玉兔号

以中国天文、地理名称命名的月球地名:天河基地、泰山、织女、河鼓、天津。

QA:

参观后,“读书行路”群中引发讨论:

展出的月壤到底是图中的哪部分呢?李老师的推导过程:1,按我理解,整个中央深色球体内都是月壤。这个“满月形”球形容器被封装在一个有空隙的人造水晶球囊空腔中。由于现场照明打在内外两个透明腔壁上,使得外部影像多次变形反射,造成“魔幻效果”,反而使人对月壤难识真面目。2,按公布的数据说,展览收藏的月壤约有克。咱们计算一下应该有多大体积吧,看看是不是跟推断相合:土壤的体积计算与一般固体不同,由于土壤是由颗粒组成,含有空隙、水分、有机物等问题,跟纯固体是不同的。所以,土壤有个“假比重”指标,叫容重。如果排掉所有的水分和空隙,才叫真比重。而月壤就属于前者这种松散的原始土壤,需要用到的是容重的概念。地球土壤的容重,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农业土壤,容重在1.1-1.4之间;而一般含矿物质多而结构差的砂质土壤,容重在1.4-1.7之间。我查阅了相关论文,美国Apollo采样回来的月壤容重从1.59到2.29。决定月壤容重的因素包括采样深度、物质成分、颗粒形态、颗粒直径等。对同一采样地点的月壤,采样越深,则容重越大。“嫦娥五号”采样位置地质年代较新,呈砂质,相对容重也要大些。好,我们对月壤容重取值2.0,应该比较接近中国的月壤。∵体积=土壤重量÷容重,可以求出克月壤体积V=/2.0=50.0cm3这可以填满多大的球呢?按球形体积公式V=(4/3)πr3代入,得到球体容器直径d=2×3√ ̄(V×?÷π)≈4.57cm。这与现场目测的中心球体的大小是基本相符的。3,图片实测:为了突出中国探月“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这个尊形水晶体下面的中国地图到满月形月壤球的距离被设计为9.9cm,就是图中“月球”下面的高度。这可以作为重要的视觉参考长度。于是从图中可以对比测量,满月形月壤球的直径为4cm+,符合我们的计算结果。∴月壤应该是满月形球体里的整体,估测质量将近克。

不忘初心,助力家庭教育

为孩子铸造一个美好未来

多年以来,“读书行路”课题的老师们不懈坚持,开展了大量有关家庭教育和相关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公益课堂服务。如有需求、请与李老师申请安排。

“读书行路”兴趣俱乐部招募启事:(可点击)

读书沙龙招募令

围棋俱乐部招募启事

绘画俱乐部报名

音乐俱乐部招募

“三国”会,招贤榜

俱乐部志愿岗位招募

志愿者后期活动流程及范例

年度“读书行路”各期活动回顾:(可点击)

[-46期]青春期是一场最美的窑变

[-45期]首博穿越回顾一

[-45期]首博穿越回顾二

[-41期]正阳门火车站回顾一

[-41期]正阳门火车站回顾二

[-40期]孩子,都可以是艺术家

[-39期]志愿者服务日畅游故宫

[-38期]中学生高考选课沙龙

[-37期]秋日團城

[-36期]太庙活动

[-35期]国庆系列—圆明园

[-34期]国庆系列—古建博物馆

[-33期]国庆系列—首博“园说”

[-32期]国庆系列—北京大学

[-31期]国庆系列—双清别墅

[-29期]中秋观影

[-26期]英国游学之伦敦行

[-26期]难忘的伯恩茅斯

[-26期]英伦微留学-元琦妈妈的分享

[-26期]英伦游学第二周-你好!伦敦

[-25期]李老师的一堂示范课

[-21期]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17期]曹雪芹故居,植物园赏花

[-15期]奥森慈善健走

[-14期]海棠花溪专场

[-12期]海棠佳韵,陶然春城

[-11期]春和景明”颐和园赏花

[-8/9期]千年壁画,百年沧桑

[-4/5期]春游西海、汇通祠

[-3期]“台湾游学”特辑——阿德哥

[-2期]英国游学——“情人节”专辑

[-2期]英国游学之伦敦上元夜

[-2期]英国游学之北京欢迎你

[-1期]回顾,展望(上)

[-1期]回顾,展望(下)

年度“读书行路”各期活动回顾:(可点击)

[-1期]那一年我们的回忆(李约瑟谜题)

[-2/3期]仰望星空——北京天文馆

[-4期]文化遗产系列——北京钟楼、鼓楼

[-5/6期]回味经典——从《诗经》到《红楼梦》

[-9期]三山五园系列——西堤赏花

[-10期]明城墙遗址VIP专场

[-11/12/13期]首博特展: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

[-14期]古都系列——“海棠花溪”元大都遗址公园

[-15期]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赏花

[-17期]着眼未来的教育

[-18期]缂丝团扇和汉服

[-19期]中山公园古建之美

[-20期]医院健康科普长什么样?

[-21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们相处

[-22期]解密中国地质博物馆

[-23/24期]首博特展: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

[-26期]《相宇有成》钢琴音乐会

[-27期]国庆专场——北大红楼(回顾一)

[-28期]国庆专场——北大红楼(回顾二)

[-29期]国庆专场——北大红楼(回顾三)

[-31期]国庆游园:天坛

[-32期]天宁寺探古

[-34/35期]首博特展:大辽五京

[-37期]洞穴探险科考讲座

[-38期]百家讲堂: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成长

[-40期]《孙子兵法》启智育才

年度“读书行路”各期活动回顾:(可点击)

[-1期]直播讲座:假期规划和书单

[-2期]寒假,我们读书行路

[-3期]大英博物馆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4期]大英博物馆件文物世界史(加场)

[-5期]进阶讲座:“舒适平和,体味大英”

[-6期]春光明媚,颐和园赏玉兰

[-7期]活动图文录音:探秘周口店

[-8期]悦读倡议

[-9期]孩子的学业规划和专业选择

[-10期]三山五园系列——圆明园牡丹行

[-12期]“燕京八景”系列——北海公园,阅古赏春

[-13期]现场讲解:悦读分享,爱上阅读。

[-14期]音频版:北大红楼

[-15期]音频:“燕京八景”系列——北海游园阅古

[-16期]品味京剧之美

[-17期]家长沙龙——“读书与游戏”

[-18期]人工智能与我们的未来

[-19期]美·好·中华特展

[-20期]人工智能与未来

[-24期]认识鲁迅

[-26期]中華之美:古代建筑博物

[-27期]古都游园景山行(图文)

[-28期]“大美山西”游学之“阅览大唐”

[-28期]大美山西游学之应县木塔

[-28期]“大美山西”游学之“如何为孩子选书”

[-28期]大美山西游学之南禅寺

[-28期]大美山西游学之悬空寺

[-29期]北京云居寺

[-31期]家长沙龙: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

[-32期]北京最古老的教堂

[-32期]利玛窦创立的宣武门教堂完整音频

[-33期]国博特展秦汉文明(音频及回顾)

年“读书行路”教育课堂列表:

[-1期]家长课堂:帮孩子改掉学习拖延

[-2期]校内课堂: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学业规划

[-3期]家长沙龙:育子经验、如何与二娃相处

[-4期]教育课堂:孩子游戏成瘾,家长教育方法

[-5期]热线——注入抗疫“心能量”

[-6期]直播讲座:心理讲堂——换种方式孩子才听

[-7期]直播讲座:妇女节“致敬白衣天使”心理调适

[-8期]家长沙龙:疫情之下的家庭阅读

[-9期]现场直播:颐和园赏春

[-10期]直播讲堂:《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期]直播讲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2期]实地课堂:玉渊潭赏樱

[-13期]实地课堂:“海棠花溪”诗会

[-14期]   1、把提升青少年素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文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传递,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激发个性潜能;

  2、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鼓励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提倡抬头读书和亲身实践;

  3、探索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的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互动、实习实践,使学生耳目一新;

  4、坚守义务性、公益性宗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服务。

"读书行路"公益教育活动的五大板块:

  1、校外公益课堂

 2、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3、家长课堂和读书沙龙

  4、在线音视频直播、录播

5、教育文化游学

讀書行路

“读书行路”是针对青少年提升综合人文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公益课题项目,在李庚老师的倡导下,已创立坚持9年时间。

课题着眼于培养孩子探索人文、社会、历史、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的融合,以趣味性、故事性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现场讲解与互动答疑、实习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读书行路”的教育文化实践学习符合“引领”实践课程要求,拓宽思路和视野,对学业和素质培养都有直接促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10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