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四轮驱动nbsp推进内涵式发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3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下辖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重庆市文物商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文化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5年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观众量持续递增并荣获诸多殊荣,关键在于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方向,用“抓改革、带队伍、促业务、谋发展”的“四轮”驱动思路,凝心聚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抓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首先是理顺内部职责。为克服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等现象,按照“职能清晰、运转高效”的原则,对馆内内设机构进行了必要的理顺调整。其次是建立制度体系。在充分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按照本馆章程、综合性制度、专项制度和标准规范性规定等四个层面建立了规范的制度体系,增强博物馆工作的的硬约束。三是实施绩效考评。馆方与各部门、部门与员工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对各部门、员工的德能勤绩等进行综合考评,考评采取季度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实施绩效工资、晋级晋职、评先获奖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评,逐步推行“收入能高能低、催人奋进”的奖惩激励机制。四是推动产业发展。近期,拟在纪念品开发、文物保护工程、文物修复、陈列展览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启动一些工作,增强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收力。

带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博物馆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育人才,带队伍,是馆方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带出一支敢于担当、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群众公认的同志提拔到领导岗位,为推动博物馆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带出一支凝心静气、刻苦钻研的研究队伍。研究队伍不仅要有德艺双馨的品格,而且要有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学风,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馆际调研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活动,每年能够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或核心期刊发表2~3篇论文,副研究员以上力争出版个人专著。三是带出一支乐于奉献、优质服务的社会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成为博物馆的形象使者,而且要成为博物馆传播先进文化的宣传使者。这支队伍的目标是成为社会教育活动的策划师、品牌打造的设计者、陈列展览的推广者、精通文博的研究型讲解员。四是带出一支踏实敬业、手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通过传帮带、建立师承关系、岗位实践、项目合作、产业开发等方式,带动培养一批能够独立操作的文物修复、展览设计制作、新媒体应用、安防消防、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行家里手。五是带出一支视野开阔、善谋敢闯的文化交流队伍。通过人才引进、馆际交流、社会合作、展览引进、展览输出、上挂锻炼、以会代训、三峡文博大讲坛、送学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外语人才、公关人才,从而为传播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扩大窗口形象、增强重庆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助推作用。

促业务,提升牵引力

首先是构建大社教格局。建立大社教协调联席机制:社教部门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媒体、高校、群团组织等社会各界定期协调,召开联席会并形成长效机制,分析博物馆的社教形势、布置任务、总结工作、推广经验。建立活动品牌策划组:主要负责对社教主题活动精心策划,从源头确保活动质量。建立展览活动推广组,主要负责博物馆内外展览活动的推介,扩大展览的观众量和影响力。建立志愿者发展培训组:主要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和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建立社教活动实施组:主要负责大型社教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确保社教活动规范有序。建立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组:主要负责社教活动信息上报、新闻通稿撰写、专栏宣传、网站宣传和媒体宣传,不断扩大好活动的传播力和辐射力。其次是凝练学术方向。针对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长江文明等方向进行凝练,在此基础上,组织课题攻关,发表学术成果,培养学科带头人。三是提高展览水平、拓展交流项目。展览贵在策划创意、精在设计制作、重在宣传营销、活在交流巡展。下一步,馆方将以基本陈列改陈为契机,策划一批有创意、有新意、有特色的展览。精选1~2个展览到国内和国外进行交流。四是强化科研工作。馆方将在现有文保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申报,继续加强金属文物和馆藏文物有害生物研究。重点在国家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白鹤梁水下文物的保护联合攻关上有新突破。五是搭建学术平台。办好一个有分量的学术刊物,搭建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发出重庆的学术声音。

谋发展,创造提升条件

从本馆现状看,短期内要想重新选址建新馆,或者在原址扩建都不现实。改造加改建,走挖潜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非常现实的选择。一是实施对现有馆舍的改造升级工程。主要是对展厅的改造、设施设备的大修改造、消防系统的改造、公共服务区域规划改造、文物库房增容改造等。二是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启动重庆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项目,将部分库房、修复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功能部分纳入基地。该基地建设规模平方米,建成后馆内将疏散部分与开放不密切的用房,拿出更多的场地为观众服务,开展社会教育。三是搭建区域性合作交流平台。发挥西南历史博物馆群联盟的“领头羊”作用,重点整合西南博物馆、重庆历史博物馆群资源,合作推出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在联合办展览、作课题等方面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出影响。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国博_国家博物馆

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