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安来顺说,文史类的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大部分都有保护的玻璃框,观众只能鉴赏,而不能触摸
目前,这一网上国博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现在国博有关工作人员正在不断地整理准备包括文物图片、文物本身的历史背景、与文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等资料,以不断完善网上国博
举措一:“网上国博”全面展示60多万件馆藏文物
“博物馆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近百姓,积极开发百姓感兴趣的方式,针对性、新颖性、贴近性和多样性地向普通百姓展示更多的珍贵文物,展示更多的中国古代文明,把馆藏文物和中华优秀文化传输给普通观众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建议
互动性不够
如何让国博60多万件(套)馆藏文物走出“深闺”,走向百姓北京国家博物馆门票,这是国博一直在考虑的事情据了解,国博早些年曾经采取出图册的方式向社会推出馆藏文物,但动用近50人、耗时3年,最后才整理出版了4册图书,而其中涉及的馆藏文物,才不过1000件左右如果将全部60多万件(套)馆藏文物悉数编辑出版,其工程之庞大难以想象而且,也很少有人能够负担得起这套海量图书的费用
“国博改扩建完成后,网上国博也将初具规模国博的目标是:将所有馆藏文物都搬上网,让百姓随心所欲地接触文物、接触我国源远流长的精粹文化”周志强说
馆藏利用率不高
于是国家博物馆决定建立网上国博这样,所有文物爱好者无需出门即可以极低的成本来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文物和相关知识而且,网上的检索功能也将大大方便百姓
2006-10-14 16:49:06
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建筑面积将由现在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各项设施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无论从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人员组合上,都将达到与其地位相应的规模和水平据悉,目前相关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国家专项拨款也已经确定改扩建后的国博将全面收藏中国各历史时期,包括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性物证届时,一个集教育、观赏、审美、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将展现在国人眼前无奈:博物馆难以亲近百姓
来源:
老百姓不进博物馆,高价门票是又一原因
第[1][2][3][4]页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周志强坦言:博物馆作为由科学、文化、艺术和历史共同铸就的华丽殿堂,其蕴含的千年文明,本就属于人民但是,在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大众文化需求越来国家博物馆门票预约越强烈、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的今天,博物馆事业却面临着一些不太“亲近”百姓的无奈——
周志强透露,目前国家博物馆正在推出一系列“服务社会”措施,全面拉近千年文明与广大百姓的距离准确地说就是让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让文物走近大众,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认同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 走近百姓走进生活
http:///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传来消息:该馆改扩建工程正在紧张酝酿之中
探索: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一边是博物馆大力“扩张”,一边是百姓不大买账博物馆越建越多,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却不见高涨全国2300多个博物馆中,大约有2/3生存困难,这其中又以中西埃及国家博物馆官网部地区为主,以中小博物馆居多
京报网
艺术家陈丹青曾说过:中国不是没有珍品,但许多都藏在仓库里,还没有形成固定陈列的规模,这也是我国的博物馆还无法同国外的博物馆相抗衡的一个因素中国的博物馆馆藏利用率不高部分产品由于博物馆展示场所有限无法展出
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共60多万件(套),但到目前为止,向社会公开展出的,总共还不到5万件(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近100万件,而每年展出的文物只有8000多件,不到总量的1%,并且10年来从没有进行过更换而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馆藏文物80万件,经常陈列的展品有5万件每3个月轮换更新一次,每10年为一个周期,可把全部藏品分期陈列一次,展品一年换几次在展示形式上,人们早已厌倦“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北京国家博物馆简介固定模式,渴望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突出参观者与展览的高度互动性是世界大博物馆的共有特色在大英博物馆,游人可以触摸古埃及的石雕、中国战国的钱币和古希腊的砖;在伦敦博物馆举办的古罗马人发明的展览中,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织布机、印刷机,学习架桥
难以接受的高价门票
有专家指出,如今博物馆界好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只有到了特定假日,才会免费开放一两天,一旦免费,场面就会非常火爆原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教授指出:“票价是阻碍老百姓进入博物馆的重要原因免票的博物馆要么不值得老百姓去看,要么交通不方便真正对老百姓有吸引力的博物馆大多票价很高,动辄几十元甚至几百元”对于门票,吕教授国家博物馆11月展览呼吁中国的博物馆合理收费,这样才能真正的吸引更多的百姓走进博物馆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