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成员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上述各项工作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集团馆长兼首席执行官维克多·拉宾诺维奇博士认为,举办本展览的目的“在于向加拿大观众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珍宝,同时也让中国观众了解加拿大原住民的历史和珍宝,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为两国博物馆观众提供一次完全不同的文化体验”

中方项目组成员在展厅观看展品

可以说,无论是中方项目组,还是加方项目组,虽然主要构成人员不多,但是参与展览工作的几乎遍及馆内的主要部门在项目组内,加方策展人主要负责展览内容的诠释和学术方面的问题,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整个展览计划的实施,与我们的项目负责人既要宏观组织工作,又要做大量的具体工作迥然不同加方围绕着展览项目所进行的分工与合作,显然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比我们更专业、更合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针对这个展览项目,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也成立了项目组该项目组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很有特点一般讲,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的项目组在展览计划得到高层批复立项后才能成立项目组主要由四个人组成,包括策展人、负责展览诠释的研究人员、形式设计、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组成立以后,项目组首先要制定一个展览项目书,内容包括展品名称、主要信息、设计要求、有无视频节目等,为设计师设计提供帮助其次,项目组要制定更加详细的展览预算,这个预算比申报展览项目时所做的预算要详细得多第三,项目组要制定展览进度表,上面列有参与各项工作的人员名单、他们的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等内容这个计划表要同时国家博物馆近期活动交给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审核展览时间和人员的安排是否合适这些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将项目书最后报给博物馆的高层审核得到最后批复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他要让参加项目的每一个人适时地知道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处在什么位置;他要负责组织召开很多项目组工作会议,这些会议包括展览的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展品的移动、文物的支撑加固、展品的运输保险、展品的科技保护、展览施工制作的外包、展览的商品开发、展览的视频制作等内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超出预算的情况项目组全体人员要集体决定调整方案,因为向高层申请增加预算得到批复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只能自己解决在审核批复项目书后,博物馆的高层很国家博物馆官网少过问展览的进程,他们只是在预展时对展览进行评论展览展出期间,整个项目组也不会解散,项目负责人、文保人员、灯光人员、视频制作人员等都要经常巡视展厅,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展览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作出展览结案报告对于来华的加拿大原住民的展览,整个项目组虽然基本由上述的四种人组成,但是牵涉到的部门和相关人员非常多,包括摄影师3人,数字化职员1人,视听和图像服务经理1人,展览部主任1人,展览设计1人,项目负责人1人,展览陈列制作人2人,借展及运输负责人1人,文物保护专员2人,藏品部主任1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策展人提出展览目录后,藏品部门会将文物集中在一个临时库房,文物保护人员和支架制作人员随时可以进国家博物馆官网预约去研究展品,完成相应的工作临时库房的设立和使用消除了部门之间的森严壁垒,有力地确保了展览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加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展览设计事宜

中、加项目组成员在测量展柜外包装箱尺寸

中国国家博物馆 黄玉成 孙 婧 陈成军

在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参赞赵海生先生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馆长亲切交谈

“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整个展览在运作中始终得到中、加两国大使馆的全力支持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前任文化参赞杨学伦、现任文化参赞赵海生,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前任大使柯杰、现任大使罗岚,前任文化参赞柏伊恩、现任驻华公共事务参赞白静芳、现任文化参赞高柏灵,始终从充实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预约加战略伙伴关系内涵的角度审时度势,为展览工作排忧解难中国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潘震宙名誉馆长、董琦副馆长等领导一直关心整个展览的进程,也始终把通过举办展览当作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正是有了这种认识,中、加两国博物馆界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才得以在8月的北京炫目登场!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抓住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工作组在加拿大工作这个契机,于2008年3月13日在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第一民族大厅举办了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即将来华展出的豪猪刺编椅垫、珠饰苔藓婴儿背袋、挎包、石面具、骨质护身符、皂石乌龟雕像、铜弯刀、捕鲸人提桶、带凹槽碧玉矛头与新闻媒体见面本展览的加方项目负责人、安大略湖考古研究国家博物馆预约员让-吕克·皮隆博士、高原人类学研究员尼可莱特·普林斯介绍了整个展览的筹备过程和这些重要展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就文化交流在两国关系上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加拿大原住民展览在中国举办的意义,中国民众是否了解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以及该展览是否会受到中国公众的欢迎等一系列问题,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加拿大土著电视台、omini电视台和《渥太华公民报》等主流媒体采访了中国驻加拿大参赞赵海生赵海生主要谈了文化在推动两国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上所发挥的桥梁及纽带作用,认为文化交流与合作已同政治和经济交往一道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他认为,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与亚洲文化有相通和相近之处,中国观众应十分喜欢这个北京国家博物馆展览,并相信通过本展览必将进一步加深中国观众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了解他还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已为筹备此展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宣传推广工作十分到位,相信展览一定会受到中国观众的普遍欢迎在本国展览赴外展出前举行新闻发布会,让广大的国内观众了解展览的意义,这种做法可谓别开生面,值得中国博物馆借鉴

以适宜到位的宣传作为扩大影响的手段

中、加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展览运输保险事宜

2008年是北京奥运年,围绕着奥运进行的各种宣传报道必将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吸引中国观众对本展览的关注,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舞台增添靓丽的色彩并非易事为此,中方筹展人员制定了在奥运宣传报道热潮到来之前提前进行宣传的计划首先,北京国家博物馆在北京地区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重要涉外接待场所共40处投放了20万份的展览宣传折页其次,在大众关注的《北京晚报》等热点平面媒体进行多次深度报道第三,在文化系统和文物系统权威的报纸《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对展览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让广大的业内人士了解加拿大五大湖地区、大平原地区、极地地区、西北沿海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了解展览的内容设计、形式设计与施工制作的新思路、新想法第四,为了确保展览开幕后的影响,我们将举行加拿大在京人员参观专场、文化界专场、东华门社区专场、老年人专场、大学生专场、青少年专场等一系列专场参观活动,并邀请加拿大文物专家和中国文物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这种全方位的立体的展览宣传报道在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国家博物馆以往的宣传报道中也是不多见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主办,北京皇城艺术馆协办的"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将于8月1日~10月7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展出

记得2003年10月2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潘震宙率5人代表团访问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并与其馆长维克多·拉宾诺维奇博士签署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关于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活动的协议书》以及《关于相互间人员交流的备忘录》,为日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2003年11月8日~20日,应国家博物馆邀请,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馆长维克多·拉宾诺维奇博士率领4人代表团来访,潘震宙馆长、朱凤瀚常务副馆长分别会见了代表团,并就互办展览北京国家博物馆游记、人员交流等事宜初步达成共识2003年12月23日, 加拿大驻华大使柯杰先生拜访了潘震宙馆长,愉快地告知温家宝总理出访加拿大时,两国领导对文化交流都格外重视,并听取了国家博物馆近期改扩建计划、2008年开馆后国际交流展厅以及交换展览的计划2004年5月25日,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副馆长秀薇·莫莱尔女士访问国家博物馆,与董琦副馆长、展览一部项目负责人邵小萌、外事处孙婧,就两馆间交换展览事宜举行了工作会谈,对赴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展出的“来自北京的珍宝: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最终定名“来自中国的珍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下同)诸事宜达成共识,并初步确定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于2008年春开展,展览时间为3至6个月2004年9月9日至19日,应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国家博物馆6人代表团赴加拿大访问,进一步商谈互换展览事宜,基本确认展览主题、展览时间以及展费互惠原则经过多次协商,2005年1月20日,潘震宙馆长与维克多·拉宾诺维奇馆长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两馆《有关筹备交换展览的谅解备忘录》,确定2007年5月11日至2007年10月28日期间,在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举办“来自北京的珍宝: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为期24周;2008年8月上旬至10月,与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举办“加拿大古代民族: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馆藏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中方项目组成员参观展品临时存放库房

由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启动和完工日期有可能推迟,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在何处举国家博物馆预约办成为制约双方最后签署协议书的关键因素2005年10月14日,加拿大驻华使馆公使柯非普先生、文化参赞柏伊恩先生拜会国家博物馆董琦副馆长董琦副馆长表示,如果国家博物馆大楼完工时间推迟,将在2008年为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另外寻找展出场地,并承诺一定会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最好的展出场地,确保该展览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 2005年12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最终签署交换展览协议书,其中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将于2008年8月上旬至10月在北京展出,与第29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步随后,为了寻找到适合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展览的场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有关工作人员费尽周折,最后在吕章申馆长的全力支持下,选定皇城艺术馆作为2008年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场地,并国家博物馆2014展览获得其认可展览名称也最后更名为“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来华展览的所有重大事宜终获解决!

“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是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非常重要的一个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认为,本展览“是中加两国长期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也谱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认为:本展览“系迄今中国举办反映加拿大原住民生活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展览,是继2007年在加拿大举办的‘来自北京的珍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之后,两国间又一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我深信,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不仅有助于国内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加拿北京国家博物馆图片大人民的历史、生活和其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亦将进一步深化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实中、加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促进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加拿大驻中国大使罗岚认为:“加拿大具有悠久的人类居住史,不同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多样的文化传统加拿大原住民深深根植于北美洲,他们不断适应这个国家幅员辽阔的地域,创造出了生机勃勃的不同文化这个展览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了探索加拿大多彩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宝贵机会”这些论述使我们深深感到本次展览的重要性,也使我们体会到做好展览宣传、扩大展览影响这一工作的艰巨性无论是中方工作人员,还是加方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为此尝试了新的宣传手段,从而使展览的宣传工作适宜到位

以促进文化交流中国国家博物馆、提高国家软实力为圭臬

中方项目组成员与加方专家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讨论展品

最近数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古罗马文明展”“古代希腊:人与神”“扶桑之旅——日本文物精华展”“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展”“刚果王国的艺术——从古代仪式到现代艺术之探究”等一系列大型展览,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展运作模式作为2008年奥运期间的重要活动,“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运作时间长达5年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为确保展览的成功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的筹展人员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双方在展览运作方面有不少做法值得深思

中方项目组成员参观展品支撑加固制作间

两国项目组的对话

本次展览展出的150件国家博物馆开门时间(组)展品全部来自加拿大文明博物馆该馆拥有无与伦比的关于加拿大原住民的藏品展览分为艰苦环境中孕育的极地文化、大平原地区的狩猎文化、西北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文化四个部分

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部进行改革,在展览工作中推行项目负责制为了保证项目负责制的顺利实施,展览部先后制定《展览部项目负责制工作细则》《部门委员会工作细则》《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分工协调办法》三个重要文件《展览部项目负责制工作细则》中规定,在展览工作中实施项目负责制,确定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艺术设计师、制作总监、项目监理等人员组成,明确了各成员的资质要求、工作职能和权限,使他们成为一个既相互依存又能独立发挥作用国家博物馆近期画展的团队其中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筹展、布展、编纂图录、制定项目立项文本、提出项目可行性报告、制定项目支出预算表,负责组织完成陈列内容设计、审核展览各项费用的使用和执行、提供公安、消防报批所需要的材料、完成项目的总结报告项目组成员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上述各项工作艺术设计师负责完成展览的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施工设计图、展览的三维效果图以及展厅文字说明、参观券、请柬、折页、户外广告等设计工作施工制作总监负责展览的展柜设计、灯光设计、文物支撑加固设计,负责审核艺术设计师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确保展览施工的安全,负责组织完成展览的施工制作,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中施工制作的预算编制项目监理负责审核项目负责人提国家博物馆最近展览交的项目立项文本、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支出预算表,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事宜,负责协调陈列内容设计、艺术设计和施工制作间的关系、馆内各部门和与馆外各单位间的工作事宜这些制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后依旧沿用,并得到不断完善为了做好“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这一重要展览工作,我们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艺术设计师、制作总监和项目监理在内的四人项目组


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