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引发争议
http:///2011-03-11 06:35:08千龙网
对于中学教材中的“司母戊鼎”是否会更名,北京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修订权在教育部,具有国家权威性,地方教育部门不具有编审权力
国博官网:司母戊鼎已改称后母戊鼎
近日,央视《新闻30分》的一条文物新闻播报中“后母戊鼎”的说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网友认为,“后母戊鼎”应是“司母戊方鼎”的误读因为从中学教材中沿革下来的这个称呼早已经“深入人心”就此,记者注意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已将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另外,记者昨天在全国政协会议“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上注意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提国家博物馆预约电话到文物保护时,将“司母戊大鼎”改口为“后母戊大鼎”可能是出于习惯,“司母戊大鼎”先是从吕章申口中脱口而出,不过他很快改口为“后母戊”
但记者从该网站也发现,一项开始于2010年12月的国博自主研究课题,在2011年2月11日发布在网上的题目仍是“司母戊鼎综合技术研究”显然,“司母戊”更名为“后母戊”的决定应是在近期作出的
■中学教材仍在
负责北京版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北京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出版社已经了解此事,在教材的修订时会关注,但教材的修订需要得到教育部门等多方协商,目前还没有修订时间表
昨天,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左侧的“专题展”栏目中,置顶的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记者昨天点击后发现,计划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预约3月25日开幕的该展览,在介绍主要展品时用的名称已是“后母戊”青铜鼎但如果已经确定了以往的说法有误,那教育部的相关部门也一定会及时地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对教材的修订加以考虑
■教材是否修订
沿用“司母戊鼎”
■央视新闻播报
已改称“后母戊”
■国家博物馆官网
尚无明确时间表
这一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分为夏商时期的青铜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春秋时期的青铜艺术和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四部分,网站上介绍了六件展品,分别是:“后母戊”青铜鼎、铜匜、大盂鼎、天亡簋、玉援铜内戈、蔡侯申方壶
就此,记者采访了本市部分中学了解到,目前现行的初一古代史教材中仍采用的是“司母戊鼎”的说法北京二中分校的历史老师告诉记者,“司北京国家博物馆图片母戊鼎”的说法已经沿用了很多年,尽管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在初一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所学的仍是“司母戊鼎”在国博为其更名后,中学教材是否会做出修改尚未可知
近日,央视《新闻30分》的文物新闻播报中将为人熟知的“司母戊鼎”读作“后母戊鼎”,引发不少网友的质疑国家博物馆方面表示,此鼎在最初定名时被专家按照鼎上的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并纳入教材被广泛接受但随着更多商代青铜器的发现,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该释读为“后母戊”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