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上博联袂特展青铜重器大盂鼎大克鼎

6月10日下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在京共同举办建党百年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共同促成大盂鼎、大克鼎先后在上博、国博联袂特展,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开展宣传教育和文创开发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陈成军常务副馆长表示,此次国博上博互借大盂鼎、大克鼎,并以两件国之重器为核心各自策划主题展览,是国家博物馆“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的重要实践。我们相信这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必将进一步使文物活起来,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博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

上海博物馆杨志刚馆长介绍,“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将于6月18日开幕,预计展期1个月。将展出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展览中的青铜鼎均为上海博物馆年成立以来,源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其中,潘氏家族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将重聚上博。

华夏中国,鼎立世界文明数千年,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艺术。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该两鼎曾为晚清鉴藏家潘祖荫收藏,年潘氏后人潘达于致信文化部门:“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毅然将大盂鼎、大克鼎无偿捐献国家,随后入藏上海博物馆。年筹建前中国历史博物馆时,大盂鼎应征北上。从此,双鼎分镇京沪。

大盂鼎,铸造于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与大克鼎、毛公鼎在清末并称“海内三宝”,是迄今所见西周时期铭文较多、体型最大的青铜器之一,也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厚重雄伟,磅礴大气,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盂鼎器腹内壁铸有铭文19行字,记录了周康王在宗周对盂的一次册命,是研究周初“封建”制度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书法艺术的早期作品,其布局优美,书风瑰丽,是西周金文的杰出代表,金文艺术的典范之作。

走过了三千年的时光,大盂鼎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庄重而神秘的魅力。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盂鼎不仅是公众最喜爱的文物珍品之一,也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和研究员们重点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13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