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成效看文县精准扶贫展新貌,产业致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291.html

文县中庙镇孔家山村地处白龙江畔、青山绿水之间的一个美丽乡村,国道穿村而过,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户人(阳山社、冯坪子社、毛疙瘩社、孔家山社、刘家咀社),有建档立卡户73户人,已于年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有劳动力人,务工人数85人,有低保17户42人,其中二类13户30人,三类3户7人,四类1户5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产业发展有茶叶、中药材、中蜂养殖、生猪养殖、油菜、玉米等。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文县中庙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在省市县的倾心帮扶下,全镇脱贫工作成效显著。孔家山村全村建档立卡户73户人,于年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32人,无适龄人口辍学的情况发生。有卫生室一座,配有1名有专业资质签约医生,严格落实坐班制度,为群众送来健康。建档立卡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率均达到%。有固定安全水源,户都已架通自来水,并经过水务部门认定,水源稳定、水质安全。家家户户主要居住用房都达到《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确定的A、B级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以上,并张贴了安全住房标识。

孔家山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地资源极为丰富,野生中草药名目繁多,具有发展培植特色产业的优势,经过多年摸索发展,逐步发展成以茶叶、中药材为主导的经济产业示范园,现种植茶叶亩(老茶树亩,、年新栽植亩),中药材亩(白芍50亩、天冬80亩、白芷30亩、黄精30亩、重楼5亩、白芨5亩、金果榄20亩、淫羊藿亩);在养殖业发展方面,以家庭零星养殖为主,猪头、鸡只,中蜂箱。虽然产业种类繁多,但不成规模,市场效应不够明显,在此情况下,帮扶单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摆在了当时工作的突出位置。年4月,在市县帮扶单位、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依托村支部的引领,负责人赵永红、孔祥财和乡亲们一起携手组建文县林下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依托合作社完成县扶贫办拨给孔家山村发展集体经济资金30万元,给入股农户配股共计3.1万元,其余26.9万元全部入股合作社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整合资金93万多元,形成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共带动入社户数53户(含33户贫困户),其中土地入股15户,资金入股38户64万元,预计人均分红元。合作社已流转林地余亩,林地入股16户59人,并流转第二轮承包地90多亩。仅一年时间,合作社就种植了白芍、云南大天冬、川白芷、黄精、重楼、白芨、金果榄、赤芍、淫羊藿、土茯苓共10个药材品种多亩。合作社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打造贫困村“一村一品”为脱贫攻坚目标,以谋求共同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共同富裕为宗旨,紧紧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政策。流转移民林地和土地余亩,吸纳51户人入股合作社。年底,累计发放劳务费32万余元,实现总种植面积余亩,其中白芍50亩、天冬80亩、黄精30亩、重楼10亩、白芨5亩、金果榄5亩、淫羊藿余亩。总股金达到万余元,其中现金股万余元,资源技术股42万余元。年合作社在试培育天冬苗木成功的基础上,又撑起小拱棚,培育云南大天冬20多亩,能在全镇推广种植0余亩,并新增育苗面积30余亩,附近几个村社都将不同程度获得收益。同时,合作社还雇用当地劳动力,为当地群众带来劳务收入,拓宽增收渠道。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现有的基础下,继续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产品科学化管理,继续引领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全体村民将孔家山村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

(来源:文县中庙镇)

监制:岳文斌校审:王海翔责编:李世英编辑:郭秀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1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