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碑刻博物馆ldquo铁笔铮铮薪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836.html

碑刻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刻工作为碑刻工艺的实施者也声名远扬。《礼记·月令》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古人镌石以垂永久,无论从艺术还是文献价值而言,碑刻都是非常重要的传世品,刻工在其制作与流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书者是用笔来书写,那么,刻工就是用刀来书写的。

1

碑刻与刻工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宋代以来,苏州刻工开始声名鹊起。如南宋合刻《平江图》的张允迪、张允诚与吕梴,元明之际的朱珪,明代的章简甫、章藻、吴鼒、沈幼文等,皆是名噪一时的刻碑高手。清至民国,吴地碑刻事业更是百花齐放,仅护龙街(今苏州市人民路)上就有几十家碑帖手工作坊,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周梅谷开设的尊汉阁碑帖店。

碑刻技艺以师徒手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因而家族传承最为常见,例如明代的章氏家族、吴氏家族、唐氏家族。苏州碑刻技艺传承人周梅谷曾问道于金石大家吴昌硕。周梅谷作为清末民国初年苏州地区重要的碑刻代表人物,他与爱徒钱荣初为当时苏州及周边地区的碑刻摩崖的修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薪火相承,未来可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自信增强,传统文化复兴,国家对于非遗技艺保护越来越重视。以拯救行业为己任,苏州碑刻技艺在第三代传承人时忠德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苏州碑刻博物馆多年来致力于碑刻技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不遗余力地向社会进行推广。以刀为笔,用德传艺,时忠德在苏州碑刻博物馆中开启苏州碑刻技艺的新传承。

时忠德遵从匠人师徒相授的方式,招收了戈春暖、潘金杰、韦文荣三名徒弟,三名徒弟在时忠德的悉心传授下,努力钻研金石技艺,已在碑刻领域内崭露头角。

0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作为新时代文博人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党的岁生日献礼,这也是苏州碑刻博物馆“铁笔铮铮薪火相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非遗技艺传承展的初衷。传统碑刻技艺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技艺活起来、为现代社会服务是苏州碑刻博物馆的宗旨。新一代刻碑人,正用自己手中不辍的刀笔,镌刻社会主义的新风貌。

3

传承谱系及人物介绍

钱荣初(—年),1岁即师从金石家周梅谷,为人虚心好学,孜孜不倦。擅长金石、书法、碑刻。年,在乐桥创设“贞石斋”,从事研究并经营碑帖业务;年,经周梅谷推荐由其主持镌刻坐落在南京灵谷寺内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巨碑4块和无梁殿的“辛亥革命阵亡将士纪念碑”,计余块巨碑,近30万字,历时年完工,获得好评;年,其主持完成中山陵藏经楼内全文1万字的《三民主义》四尺大碑10块,共30余人费时半年,镌刻竣工;年,进入苏州“艺石斋”,先后精刻王羲之、怀素、米芾、文徵明、沈尹默、林散之等历代书法名家作品,技艺精湛,深得行家赞许。

时忠德(年生),师从钱荣初,因复刻《天文图》而获“江南第一刀”美誉,铁笔不辍40余年,工艺美术大师,年被评为苏州碑刻技艺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其代表作有为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复刻南宋名碑《天文图》,为北京大学百年庆典复刻《米万钟勺园修禊图》长卷碑,国画大师刘海粟书《枫桥夜泊》诗碑,苏州著名书法家瓦翁书《曲园记》碑等。其诸多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台湾图书馆等收藏刊出,全国各大报刊也有过许多介绍。其碑刻绝技精湛高妙,佳作迭出,传略被辑入《年苏州年鉴》《世界名人录》中国卷和台湾地区重要的图书馆馆刊等。

戈春暖(年生),从事碑刻事业0余年,于01年荣获苏州碑刻技艺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先后承接了文化和旅游部派塑的《邓小平汉白玉雕像》、日本北海道“北鸥碑林”、中国台湾《法华经》碑及悟明长老汉白玉灵塔碑、无锡灵山胜境荷花仙子大型雕像、苏州寒山寺“天下第一诗碑”、三峡白帝城《前后出师表》巨碑、镇江“米芾书法公园”米碑廊、吴江“笠泽文体广场”多米历代名人书画碑廊及80平方米体育项目大型浮雕、南京《栖霞山赋》碑、南京白家山名人铭园文化墙碑刻等重要文化景观项目,为国内众多园林名胜、博物馆、宗教场所、各级学府留下了作品。

潘金杰(年生),01年荣获苏州碑刻技艺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苏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东吴印社会员。其自幼学习书法,高中开始学习篆刻并拜苏州碑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时忠德为师学习碑刻技艺。自01年进入苏州碑刻博物馆正式工作后,主要负责碑刻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代表作品有《郑板桥兰竹菊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寅落花诗碑之一》。

韦文荣(年生),苏州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外聘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年入职苏州碑刻博物馆从事碑刻技艺传承工作,师从省级非遗苏州碑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时忠德,年取得工艺美术师职称,年11月8日正式拜入师门。代表作品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碑、董其昌书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诗》碑、徐悲鸿《奔马图》碑、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碑、南京市博物总馆镇馆之宝《萧何追韩信图瓷梅瓶》碑。

作者单位: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本文刊载于《文化月刊》4月号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znjs/10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