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异地就医 http://m.39.net/pf/bdfyy/bdflx/为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完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文物博发〔〕2号),中国博物馆协会于年7月至12月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经过材料申报、书面审查、现场评估、数据比对和综合评定,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于年12月21日发布了《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此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成功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在中国高校博物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这是高校博物馆首次晋级国家一级馆,此前于年已获得国家二级馆称号的山东大学博物馆这次也成功晋级,另有5家高校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馆,这标志着全国高校博物馆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反映出高校博物馆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外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仅仅4年,以高水平的展览、充满活力的公共教育和宣传推广,获得文博界、美术界和广大公众的普遍认可。此前在今年9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换届时,清华艺博被推举为第七届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单位,这次又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清华艺博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努力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国际、更普及,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美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坐落于百年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承袭清华大学的人文风范、科学态度和全球视野,自年9月开馆以来,将“充分展示馆藏精品,收纳最新原创成果,推进国内外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延续人类文明历史的源流”作为长期的建馆方针和工作指南。“清华藏珍·翰墨流芳”书画展
“清华藏珍·丝绣撷英”织绣展
“清华藏珍·随方制象”家具展
“清华藏珍·晚霞余晖”瓷器展
本馆建筑由国际知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一至四层展厅面积平方米。现有藏品件,绝大多数来自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年以来历年的收藏,以及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捐赠,品类主要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综合艺术品六大类。对话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西方绘画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开馆至今,清华艺博共举办高水平展览67个(其中国际交流展24个),历年引人瞩目的重要展览有:对话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西方绘画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窗口——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并设有“清华藏珍”系列馆藏常设展等。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清华艺博面向校内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开馆以来共接待海内外观众万余人次,举办各类学术及公教活动余场。本馆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以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打造一座广大师生身边的艺术殿堂,成为中国高校进行艺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导赏展览
“艺术沙龙”活动现场
清华艺博副馆长苏丹在“第二届中瑞建筑对话”学术活动中发言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已令全球8万5千余家博物馆“停摆”,更有数千家博物馆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然而,身处清华园象牙塔中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却化“危”为“机”,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文化艺术窗口,今年清华艺博灵活应变,克服疫情所带来的重重困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出7个展览和50余场学术及公教活动,以艺术所承载的生机勃勃传递乐观信念,为广大清华师生及社会公众拂去“阴霾”。窗口——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吉祥圣域——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蔡斯民镜头下的吴冠中年初,清华艺博自主策划并联合诸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发起了针对疫情的“窗口·档案”征集活动,并成功举办“窗口——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成为中国文博界第一个有关疫情主题的实体展览,体现了清华人的视野和担当;4月26日清华周年云校庆当天开幕“吉祥圣域——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年下半年,清华艺博恢复对社会开放,并陆续推出“蔡斯民镜头下的吴冠中”“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7个展览,展现了清华艺博的格局和责任。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
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
年,清华艺博公共教育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高校博物馆美育体系”,为开展清华艺术教育与服务社会公共美育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先后策划开展学术讲座、手作之美、云讲解、云导览、云朗读、云征集、艺博微视、艺博映话、主题夜场、专题参观等10个系列56期教育课程与活动。并持续推进展教结合,将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通识类课程等引入博物馆空间,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邀请清华附小50个班级走进艺博开展艺术实践。并与北京卫视卡酷少儿频道合作研发面向7至14岁学生的博物馆视频课程。
“云讲解”展厅直播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学术讲座”活动现场
“手作之美”手工创意坊
清华艺博与北京卫视卡酷少儿频道
共同研发拍摄7-14岁儿童博物馆视频课程
清华附小50个班级走进艺博开展艺术实践
此外,年新增艺博会员人次,继续为会员提供专项或优享教育服务。志愿者团队在特殊时期持续践行志愿精神,年度服务时数达0小时,并开展“江城樱花·水木清华——44小时爱心抗疫行动”,医院。
江城樱花·水木清华——44小时爱心抗疫行动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团队(含志愿者)先后获中国博协颁发《抗击新冠肺炎“团队特殊贡献奖”第一名》,“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一、二等奖及“最佳组织奖”第一名。
中国博物馆协会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清华艺博党支部以“追求卓越、尽善尽美”为支部文化,致力于团结带领艺博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服务博物馆中心工作,通过艺术支教——灌溉艺术萌芽特色活动。今年艺博党支部与北京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开展6次线上、5次线下艺术课堂支教活动,课程内容涵盖绘画课、书法课、雕塑课,以开放的博物馆美育理念,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把最优质的文化艺术课程带到中小学课堂中,给学生们带去快乐和多元的艺术体验,把美育传递给更多学生,启迪心灵智慧,感受艺术魅力。清华艺博副馆长、党支部书记李哲带领艺博党支部支教北京朝阳区同心实验学校是充满变数、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带来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于清华艺博而言,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既是对过去四年来全馆各项工作的肯定,也是迈向新征程的起始。高校博物馆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清华艺博在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进程中,将与其他高校博物馆一道,共同探索艺术素质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形式,融汇古今中外文化与艺术精华,展现百年清华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绘制璀璨篇章!点击查看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恢复开放公告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每周二9:00-12:00(校内学生专场)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预约
长按并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