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泽
“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
——戴?泽
“我叫戴泽,年3月23日出生在日本京都的本愿寺,当时父亲戴鸿儒正在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院留学,母亲在那里陪读。我的故乡在四川云阳县的故陵镇,长江边上。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妹、三个弟弟。童年和少年在四川老家的时光是快乐的,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
(图/自画像,56.5cm×40.5cm,布面油画,年)
戴泽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亲历者,师从徐悲鸿先生,执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阳光灿烂的下午,他的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正在国家博物馆上课的中学生从开幕式现场穿过,让人想起美好时光这样的词。
年4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戴泽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美术界的“八零后”老先生们纷纷前来祝贺,主席台众“星”云集,场面十分感人。
戴泽先生德艺双馨,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亲历者。他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入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执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创作丰厚。
作为美术教育家,戴泽先生是新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得意门生和忠实追随者,是年参与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培养过以靳尚谊为代表的大批美术家。戴泽先生从艺八十多年,对现实主义绘画理解全面透彻,基本功扎实、勤勉踏实,创作态度真诚,绘画风格质朴,形式语言丰富,积累了数千件作品。他早年的《马车》及《和平签名》受到徐悲鸿先生多次撰文称赞,入选—年在苏联、民主德国和波兰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代表国家走出国门的艺术家。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戴泽先生参与了新中国多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应邀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出版社、大学等机构创作了大批优秀美术作品,以油画语言热情赞美了新中国的创立、建设及各方面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年,戴泽先生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之一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了表现红军反围剿胜利的油画《胜利的行列》,并先后为我馆创作了《义和团》、《太平军打败洋枪队》、《张献忠》、《大泽乡起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好评。
戴泽先生在业界有口皆碑,却为人低调,不曾举办任何大型个人展览。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收藏戴泽先生重大主题创作作品最多的博物馆,举办“戴泽艺术展”,率先对戴泽先生漫长的艺术生涯进行全面系统回顾和学术梳理,既是国博人的责任,更是国博人的荣幸。此次展览选取戴泽先生各个时期代表作余件,结合日记、手稿、信札、照片等历史文献,采用第一人称,以时间轴与主题线索交汇并行的模式,完整呈现了戴泽先生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历程。
“戴泽艺术展”展览背景墙
配合此次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治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