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李文瑶
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举办壁球比赛,位于杭州奥体中心的国博壁球馆,因其晶莹剔透的外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水晶宫”。
杭州可不止这一座“水晶宫”,在浙江省杭州滨和中学,也有两座建于年的壁球“水晶宫”。在这里玩壁球的,是所有滨和中学的同学们:初一全体学生每周一节壁球课;初二组建壁球校队、上壁球拓展课;初三学生在升学忙碌之余,也会抽空相约来壁球馆打一场。
浙江省首个校内玻璃壁球馆
让全校学生都会打壁球
杭州滨和中学是滨江区公办全日制初中,建于年。成立之初,学校以“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的教学总目标,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行“和乐课程”。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组成,而壁球“乐锻gogogo”课程就是学校特色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来到杭州滨和中学体育馆三楼,一侧是供学生自由活动的场地,另一侧则伫立着两座玻璃壁球馆,宽敞明亮的玻璃外形、标准的壁球场地,仿佛是亚运场馆“水晶宫”的翻版。
作为浙江省首个校内玻璃壁球馆,壁球馆建设时还曾闹过“笑话”。“施工方也不知道玻璃壁球馆是怎样的,所以最初还希望我们出个模型。”滨和中学副校长王瑶笑道,最后,她通过一个鞋盒模拟出壁球馆的大致雏形才让施工顺利进行。
美姿态、强体魄、高品格,壁球“乐锻gogogo”课程面向全体初一学生,每周一次课。几十个学生同时到场上课,近百人观看壁球比赛,这样的场景在滨和中学壁球馆常有发生。
为此,王瑶副校长和体育组的老师们安排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不仅设置了实践上手的课程,让同学们会握拍、发球、对打;还安排了理论课,从壁球运动的起源,壁球比赛的场地及规则,都有所了解。“一学期课结束,学生都对壁球这项运动,有了最基础的认识。”王瑶表示,这样在后续的班级比赛中,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打得好的同学得到锻炼,运动能力没那么强的则可以做裁判,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就感。”
香港壁球一哥来校交流
毕业生也爱回校过过瘾
初二以后,壁球课成为分级拓展课,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即便如此,依然是最抢手的选项,每次课程预选都是上线几分钟就被学生们抢完了。
对此,学校组建了壁球校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增加交流互动、赛事体验。不仅在首届杭州市青少年壁球排名赛、杭州市壁球锦标赛上能看到滨和中学学生的身影,江苏壁球协会、杭州市橄榄树国际学校都曾进行交流,包括香港壁球“前一哥”王伟恒,“全员学习壁球的形式和玻璃壁球馆都让他们惊叹不已。”
走进滨和中学的壁球工作室,靠墙一字排开的壁球拍按学号编排,相当吸睛,四周墙壁上还挂着各个国家的旗帜。工作室墙角,摆放着发球器和穿线器,“平常球拍绷个线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他们也很珍惜学校提供的壁球拍和设备,一代代学生用下去,也有传承的意义。”
学校不仅有壁球工作室,还有壁球嘉年华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了解壁球文化,王瑶还制作了壁球队的队旗,带领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了壁球队的队徽,每一个在校期间为学校争得荣誉的队员,毕业时都能得到队徽作为奖励,凭借队徽还能免费回校预约打球。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壁球的好处绝非一点点
四年时间里,从最初全校一百多人,到如今七百多人,杭州滨和中学的壁球课程从未间断过。王瑶也近距离感受到学生们的变化,“别看壁球打起来好像很轻松,实际上来回接球的过程就像往返跑,很消耗体力的。”不仅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提高,习惯壁球运动后,孩子们的空间预判能力也增强,“初中孩子多是直观的单向思维,但打壁球的过程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