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阳光少年活动之 古代茶艺

国博阳光少年活动之 古代茶艺

第二节课讲的是中国古代茶艺史。老师穿了一身黑显得很阴沉,没情调!但是声音还算温柔,讲得也很清楚。

历史上在南北朝时期就盛行喝茶了,但那时的茶不是现在茶叶的样子,是制成茶饼。喝茶的方式叫“粥茶法”,顾名思义,就是茶煮得像粥一样。茶粥里居然要放葱姜盐大料!古时候人的味腺肯定跟我们长的不一样,这种难喝的东西居然当时也只能达官贵人享用。

到了唐代逐渐变成“煮茶法”,茶汤变清了,但煮茶还依然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盐等。看来只有喝这种难以下咽的茶才能写出好诗啊!唐代中后期,喝茶越来越讲究,步骤也越来越繁琐,“煎茶法”格外流行。煎茶法就是把茶饼经过灸、碾、罗等工序制成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煮茶。具体过程就是: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是“一沸”,这时要加盐调味。当水煮到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要舀出一瓢开水,再投入茶末。再等到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就可以喝茶了。

宋代“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与煎茶区别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放茶盏中(就是茶杯),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xian(类似打蛋器的竹质扫帚)快速击打,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白沫越多说明茶煮得越好。宋朝以后到元一直是这样的喝茶方式。那么什么样子的茶叶最好呢?据说是茶树树尖上两叶一心的最好喝。

明朝以前真正的茶做成了茶饼,且只有有钱人才喝的起茶??,穷人想喝只能吃茶叶加工后留下的废渣。明朝皇帝朱元璋让天下人都喝的起茶了。喝茶的方式就是泡茶法,与现在喝茶的方式大同小异,不再蛋打茶抹子了。但讲究的宋代点茶法一直被日本人传承至今。

这里我再给大家介绍三个“茶迷子”。第一位是陆羽,唐代的。他将茶的历史记录了下来,写了一本书叫《茶经》,所以也称他为茶圣。第二位是宋徽宗,他发明了点茶法,并且也写了书。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朱元璋。因为他把穷贵之分废止了,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喝茶的方式一样了。

喝茶也有讲究。在古代,不能自己一人喝茶,至少三人。在讲究上我们得分两点来解释。第一点,在喝茶的选材上要注意,茶有5种:黑茶---红茶---青茶---白茶---绿茶,这里按茶的味道和喝起来的口感,按从深到浅的规律排列的。请小孩喝茶,不能让他喝味道太重的茶。应选择白茶和绿茶作为饮品。因为黑茶和红茶,青茶的味太重了,小孩接受不了。但是请老人喝茶,就得选择红茶和黑茶。因为老人老了,舌头的敏感度低了,尝不出淡茶的味道。那么年轻人就要看自己的口味了。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茶具摆设。喝茶最好要用瓷杯或黑陶杯。一般在喝茶时,应当有一个屏风,放点音乐。茶具中,不算倒茶的壶,主人和客人各有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是喝茶的,和现在的茶具没什么差别。还有一个是闻茶的。泡完茶后,把茶叶平均分倒在客人的闻茶杯里,先闻,后喝。闻茶杯细且高。每一个客人都得配上这两种茶具,来一个增加一套。在喝茶时,还要摆上花,老年人,应摆上海棠花,代表长生不老。孩子来了,应摆上月季花,代表茁壮成长。这都是有寓意的。

又一堂课上完了。这一天,好累呀!回家!

最后分享一个更直观的宋代点茶法视频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怎样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ygl/1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