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特工的暴力美学再好看,能有这幅画

10月底上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动作电影,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

温馨提示:这是一篇不剧透讲电影的文章~

《王牌特工·黄金圈》保留了第一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调性。

无论是凌厉干脆的打斗,搞笑的剧情还是养眼的英国绅士,依然都有。

除了这些老梗,主创还把美国牛仔掺合进来了,上演一出英国绅士大战美国牛仔。颇有“关公战秦琼”的既视感,相当酷炫。

牛仔的鞭子可不简单

《王牌特工》系列把现实生活中让人不适的暴力、血腥,拍得特别浪漫唯美,还很过瘾。

这种把暴力搞的让人“爽飞”的艺术手法,就是著名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主要是在官感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

不好意思,这是学术语言

暴力美学可是动作导演的必修课,很简单,“暴力程度与票房收入是成正比的”。很多中外经典的动作电影,都是用这一手法拍摄的:

《八恶人》、《纵横四海》、《勇闯夺命岛》、《放逐》

香港电影,之所以在全球影视界有一席之地,主要归功于暴力美学。“暴力美学”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在香港成熟,现在又向美国转移。

你一定想到了吴宇森电影里,充满爱的教堂里和平鸽随着枪声纷飞吧。

不夸张的说,是吴宇森,让电影“暴力美学”提到了艺术的高度。

其实暴力美学很像烟花。

普通爆炸让人恐惧,烟花爆炸却让人觉得美。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著名的“烟花爆头”

《王牌特工》系列就是把这种“烟花美”发挥到极致,将暴力和血腥舞蹈化、诗化。

暴力和血腥被设计得如此唯美,让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一边做体操,一边把敌人干了

其实在暴力美学范畴,除了《王牌特工》这种让人“倍儿爽”的风格以外,还有一种风格,让人越看越难受:

《王牌特工》是暴力别人,这幅画是暴力自己

画中女人赤裸着上身,浑身钉着钉子,一根碎裂的希腊柱子贯穿身体,创作手法直白的让人胆颤心惊。

这幅画叫《破碎的脊柱》,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女画家弗里达·卡洛(—)画的。

弗里达与《王牌特工·黄金圈》可是颇有渊源~

电影开场没多久,男主在女朋友家吃饭,女朋友是公主,父母是王室(这大腿抱的)。

爸爸为了考验男主的见识和学识,问:你怎么看弗里达·卡洛?

他回:不能剧透。

弗里达·卡洛

讲真不懂艺术根本无法进入上流社会

第一次看佛里达的作品,竟然是十来岁的时候,跟着父亲看纪录片,一个因车祸而重伤的女人,躺在床上画画,画中的女人脖子很长,她看起来很忧伤的女人(其实我也记不清她是忧伤还是痛苦),长长的镜头定格在画面上,一支沾满+了稀释过的白色油彩的笔,点在女人的眼睑下,稀释的油彩顺着画布向下滴,瞬间,我的心,怦然而动,我从没想过,流眼泪可以这么美,这么伤。那滴眼泪比文艺三杰的作品对我更有冲击力,大概是,虽然我各种爱哭,却没有体会过她这样的悲伤。

记~忆~是~照~片~~

长大后看艺术史才知道正是佛里达。看了大量弗里达的作品后,不再是怦然心动。而是忍耐,震颤甚至恶心--------太暴力了

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暗暗吃惊,难道是导演故意安排?因为电影和弗里达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暴力。

其实不管是《王牌特工》系列,还是弗里达的《破碎的脊柱》,内核都蕴含着一种“审痛”美学。

所谓“审痛”,即是表达痛苦的艺术,让人痛苦的艺术。

有的艺术意在审美,让人愉悦,而有的艺术意在审痛,痛定思痛。

你审视着痛苦就如在浅浅的伤口上撒盐,痛的刺激。或者你一人去动物园,隔着防护和老虎对峙,你明白你是安全的,所以你举止淡定,但内心依然因猛虎的危险而精神极度紧张,它再向前一步,你就濒临崩溃。

“审痛”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雕塑《拉奥孔》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作。

拉奥孔,古希腊时期雕塑,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跪舔过。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这个雕塑源于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挑动战争的绝世美人海伦)

(这原本是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但考古证明,历史上真实存在这场超过十年的希腊和特洛伊的灾难之战,以及神话中的每一个人。除了当中绝对的神,那些一半神一半人的却实有其人。)

而拉奥孔是特洛伊人的祭祀。

他曾经劝自己的同胞不要接受希腊人留在城外的木马,特洛伊人不听,最终中了希腊人的“木马计”,城破国亡。

著名的“木马计”,拉奥孔曾劝告特洛伊人:小心希腊人带来的礼物。(著名谚语)

拉奥孔因为嘴欠,得罪了想要毁灭特洛伊的战神雅典娜。雅典娜派了两条大蛇,弄死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

雕塑《拉奥孔》正是他们爷仨临死前的一瞬间,濒死的拉奥孔表情惊恐,身体被大蛇缠得扭曲。但他的面部,并没有狰狞的表情,反而是一个因为忧伤而痛苦的表情,以及他的身躯,完美的惊世骇俗。

但即使完美的惊世骇俗,你仍旧感觉不到美的愉悦。

拉奥孔的肌肉运动都已然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你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你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

你在惊叹艺术的同时,感到痛苦。

《拉奥孔》就是表现恐惧、死亡、暴力中带着力量的美学。

而暴力美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力量感。

电影《王牌特工》和《破碎的脊柱》都是充满力量。

电影里的反派,拥有一只粗壮的机械手臂,就像《大卫》的手臂一样:

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时,为了表现大卫力量强大,把大卫的手臂雕的又粗又大,比例失调。雕塑史上唯一与米开朗基罗比肩的艺术家罗丹说过,“有特点的才是美丽的吸引人的,而美丽的东西往往不是黄金比例。”(罗丹:我就是这个意思)

纵观整个欧洲艺术史,只有古希腊罗马时期最求黄金比例,追求唯美;此外则是反黄金比例,反纯粹美。

安格尔的大宫女,多了一节脊椎

回到佛利达的《破碎的脊柱》别看把人画画得那么惨,内核却是有强大力量支撑的。

这支撑的力量就是贯穿身体的希腊柱子。再申一遍,弗里达是墨西哥人。(所以说,艺术无国界)

希腊柱子是古希腊人盖神庙用的,共分为三种柱式: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斯林式

支撑神庙的柱子,本身就自带力量光环,其中爱奥尼式柱子造型婉约卷曲,是专门象征女性的,号称女性柱:

左:雅典卫城的厄瑞克提翁庙的爱奥尼柱。

右:弗里达用女性柱支撑自己的身体,虽然柱身已经破碎,但还是直直屹立。

虽然《王牌特工》和《破碎的脊柱》内核都充满能量,但是,前者让人很爽,后者却让人难受,难受的几乎窒息。

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究竟有哪些不同?

首先,整体环境营造有很大差别:

《王牌特工·黄金圈》战斗环境非常的美丽:

就连毒贩在金三角的老巢,也设计的如此温馨:

而《破碎的脊柱》画中背景是一个沟沟壑壑的贫瘠地方,好像好久没下雨一样:

其次,展现暴力的细节很重要,奠定两个电影和画之间的具体差异:

第一部电影中的“烟花爆头”,用烟花来掩盖了爆炸的血腥,而且伴随着交响乐,让人以为这是一场豪华的艺术表演:

而第二部电影中,居然把伞和提箱改装成了枪,很好的小创意;

但是《破碎的脊柱》不仅没有美好,反而把疼痛和破坏加重,毫不隐讳的鲜血淋淋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这女人是真惨,一身钉子,扎的都出血了;留着眼泪,赤裸着上身,绑带紧紧勒在身上,柱子把身体撕裂,看着太惊悚,太惊悚:

最后,电影更多展现的是杀伐的过程,男主够帅,伴随着各种pose、节奏感、背景乐,如同割草般残杀小兵,整个表演一气呵成:

但画作却展现的是杀伐的结果,女人身上的白色绑带,寓意被禁锢的灵魂,还暗喻骨架的肋骨、骷髅、死亡。

所有伤痕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

放在一起对比,弗里达画的好像白骨精

弗里达,常常梦到自己将自己杀死。她的灵感很多来自于梦境,和融化钟表的达利有些相似,但人生大不相同--------梦是潜意识。

通过三方面对比,表面上《王牌特工》看起来比《破碎的脊柱》更加赏心悦目。

但是,《王牌特工》再怎么炫酷,也不过是用夸张的特效做出的形式美感。

虽然打斗、暴力、血腥刺激观者的肾上腺素,但是观众从电影院一出来,也就把剧情忘的差不多了。

它只是一个欢快的爆米花电影而已。

欢乐的动作片,少不了傻了吧唧的反派炮灰,都是模式化的产物

而《破碎的脊柱》在展现血腥暴力之余,也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好在我成年后才看到这张作品,若是幼年时看到的是这张,只怕今生都恐惧艺术)

这幅画是弗里达70多幅自画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她大部分作品都是画自己)

弗里达·卡洛的自画像们

我最爱的一张

弗里达在18岁的时候,遭遇车祸,一根被撞断的扶手由骨盆插入阴道,从此不能生育。

她一生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无数。《破碎的脊柱》创作于她被截肢之后,年。

那一刻,弗里达认为自己彻底废了。身体就像一个废墟,浑身难受,犹如无数钉子扎自己:

她认为自己画的就是痛苦,真正的勇士是敢于面对自己人生的惨淡。

所以,弗里达极其惨淡的人生,让她的很多作品都过于血腥、暴力,让人无法直视:

18岁以下读者请自觉闭眼

她把自己的内脏拆解,并看着它们是如何让自己痛不欲生,

我是摘掉眼镜在文章内加入这张画的,这样直面痛苦,我做不到。

观看的人,如果你也感觉到极度的难受,也就get到画家的痛苦了。无论你是否看过她的传记。

这是一张坚毅的面孔~

有人告诉弗里达·卡洛:“你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

她回应:“我画自画像,是因为我常常是孤独的,而我又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那你干嘛喝酒呢不怕伤口发炎嘛?

“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溺死,但这该死的痛苦却学会了游泳。”(弗里达又造就一名言)

弗里达一生都在描绘自己的心境。

在看《王牌特工·黄金圈》时候,当女主爸爸问男主:“你怎么评价弗里达”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新旧艺术载体的链接仍旧是艺术的内涵。(20世纪,电影代替绘画,成为了艺术的主流载体)

《王牌特工·黄金圈》“见家长”片段,美丽动人的公主

男主是这场暴力美学里的主角,一切血腥打斗为了让人感到刺激好玩,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是不真实的。

相反,弗里达的暴力却让人感到疼痛,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真实的,所以它不会让人产生快感。

《破碎的脊梁》,是弗里达·卡洛真实的生活经历:

经典电影《弗里达》截图

不真实的“主角”去评论真实的“暴力”,他会说什么呢?不晓得这是不是导演编剧一个暗藏巧思的编排。

但这一场“暴力美学”电影却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

我们即使不知道《破碎的脊柱》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依然会感到难受、不适,甚至恶心,这是因为我们get到了弗里达·卡洛痛苦和绝望:

网友评论:看完弗里达,感觉好像被刀插满了全身,毛骨悚然,触目惊心。痛苦可以被这么具体地画出来又表达出来······好疼啊啊啊啊。太难受了。

这货真是表演话剧的好材料。

其实,当我们看一件艺术品,不需要去猜作者是什么意图,只需要去感受。

因为欣赏艺术不是探案,真相没有那么的重要。

我们用心体会,并获得了真实感受。那么,从这幅画里感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审美的,亦或是审痛的,甚至审丑的,只要是你有感受的,喜欢的,为之震颤的,就是好艺术。

文字参考:意外编辑部

END

国博之鉴:版画欣赏

监制编号GE-“美丽时代”《秋天》勒内-梅纳

监制编号GE圣艾迪安教堂

监制编号GE罗丹《罗丹的灵感》

监制编号GE“美丽时代”《阿拉宾娜》阿尔伯特-阿尔蒂格

监制编号GE日本版画歌川广重

监制编号GE拉斐尔自画像

监制编号GE天边库卡

监制编号GE“美丽时代”奥利维亚-莫松《莎乐美》

监制编号GE蓝巨人潘曼

监制编号GE问路西波利特-贝朗杰

监制编号GE真正的力量永不言败查尔斯-勒布伦

喜欢的作品,请搜索监制编号即可获得作品及画家的详情解析。(







































北京治白癜风好
白癜风慈善爱心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xiannet.com/lswh/6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